第41章 安德裏奇(1 / 1)

安德裏奇,1892年生於波斯尼亞特拉夫尼克附近多拉茨的一個手工業者家庭,兩歲喪父,全家遷居維舍格拉德城,他在此度過童年。

1914年,安德裏奇因參加愛國活動,被奧地利當局逮捕入獄,1917年獲釋。1919年大學畢業。1918~1919年在薩格勒布與人合辦《文學南方》雜誌,1935~1939年曾任《塞爾維亞文學通報》編委。1921~1941年間在南斯拉夫駐外使館任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任塞爾維亞科學院、南斯拉夫科學藝術院和斯洛文尼亞科學院通訊院士;當選為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議員、聯邦國民議會議員,曾擔任南斯拉夫作家協會主席多年。

安德裏奇於1914年開始發表詩歌。散文詩集《ExPonto》(1918)反映出作者受現代派的影響。後以現實主義手法創作散文作品,陸續發表了許多中短篇小說,如《婚禮》(1936)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隱居在貝爾格萊德,寫出了《特拉夫尼克紀事》、《德裏納河上的橋》、《女士》三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45年。它們取材於波斯尼亞曆史,采用記事體,大量運用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特拉夫尼克紀事》寫法國駐波斯尼亞領事達維爾尋求正確的人生道路及其理想的破滅,記述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興衰,以及土耳其蘇丹謝裏姆三世的統治和滅亡。《德裏納河上的橋》通過大橋的興建和炸毀的經過,記述曆史的進程和各種人物的命運,以一座大橋的興廢,追述了16世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波斯尼亞在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占領下所發生的重大曆史事件,反映了波斯尼亞人民在占領者壓迫下的命運和為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這部作品開創了南斯拉夫文學中寓意長篇小說的新體裁。《女士》是描寫拉伊卡·拉達科維奇的一生。

中篇小說《澤科》取材於現代生活,它寫一個懦弱的知識分子由苦悶彷徨、悲觀失望而走上愛國的道路,終於在反法西斯鬥爭中獻身,反映了南斯拉夫青年抗擊侵略者的鬥爭。標誌著安德裏奇創作道路上新時期的開始。此外,他還發表了不少作品,如中篇小說《大臣的大象的故事》(1950)、《萬惡的庭院》(1954)。

安德裏奇於1966年獲南斯拉夫作家協會獎,並獲得一級人民勳章,196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