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卡爾杜齊(1 / 1)

卡爾杜齊,1835年出生在韋西利亞,父親是著名的醫生,秘密革命團體燒炭黨的成員。他自幼受到古羅馬和意大利古典文學熏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比薩師範學院。後在中學教書,同時組織文學團體,從事詩歌創作。1860年在博洛尼亞大學主持意大利文學講座。

卡爾杜齊青年時代就成為馬誌尼、加裏波第的忠實擁護者,在50年代的作品表達了民族複興運動的思想。早期的詩集《青春詩鈔》(1871)、《輕鬆的詩與嚴肅的詩》(1861~1871),體現了古希臘和意大利古典詩歌風格,對異族侵略和封建專製作了批評,積極響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表現了作者渴求民族獨立、自由和平等的強烈感情。

著名的長詩《撒旦頌》,嚴厲抨擊教會扼殺自由和理性、阻礙曆史發展的罪惡,熱情讚美人的理性對宗教的勝利和人世生活的歡樂,歌頌撒旦大無畏的叛逆精神。卡爾杜齊還寫詩頌揚馬誌尼、加裏波第為意大利民族解放事業建立的功績,並號召歐洲被剝削壓迫的民族,齊心協力向共同的敵人哈布斯保王朝發起進攻,鬥爭到底。

1870年,意大利民族複興運動宣告結束。卡爾杜齊在70年代寫的詩歌,讚美在意大利複興運動中英勇犧牲的英雄,並表示深深敬意。反映了社會貧富對立、人民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情景,有力地譏諷和抨擊了資產階級政客取民主複興運動果實,牟取私利的醜惡行徑。但流露出作者對君主政體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1872年,卡爾杜齊加入第一國際意大利支部,但不久即退出。他同資產階級自由派接近,逐漸衝淡了詩歌中的革命激情,政治上也逐漸保守,站到君主立憲派的立場上。他的《新詩鈔》(1861~1887)、《野蠻頌歌》(1877~1889)、《有韻的詩與有節奏的詩》(1887~1898)等,描寫自然美景,抒發自己對青春、愛情及生活的體會,離現實很遠。在藝術上,追求的完美,注重抒情。從此成為資產階級君主政體的官方詩人。1890年被任命為意大利王國議會參議員。1906年,卡爾杜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卡爾杜齊同時也是文藝批評家、語言學家,作品有《早期意大利文學研究》、《行吟詩人和騎士詩歌》、《意大利民族文學的發展》等專著和一係列有獨到見解的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