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加,1840年9月2日生於西西裏島卡塔尼亞市的一個貴族家庭。16歲時,在詩人和愛國者、他的老師阿巴特的幫助下,根據一個曆史故事,創作了第一部小說《愛情與祖國》(1856~1857)。這部作品沒有出版,僅發表了其中兩章。
1858年,他進入卡塔尼亞大學學法律,不久即發表了兩部長篇小說:《山地的燒炭黨人》(1861)和《在瀕海湖上》(1863),以現代曆史中高漲的民族複興運動為題材。描寫意大利人民反抗侵略、爭取獨立和自由的鬥爭。
1865~1871年,維爾加一直住在佛羅倫薩。在那裏,他和文學界接觸,與文藝理論家、作家卡普安納結下親密友誼,寫出了兩部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愛情小說:《一個女罪人》(1866),描寫一個輕浮女人的可悲結局,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中金錢勝於愛情的現實;《一個修女的故事》(1869),描寫一個年輕的修女因為失戀悲傷,最後病死在修道院裏。這部作品氣氛極為傷感。
1872~1893年,維爾加一直住在米蘭,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他和許多作家結下友誼,參加了對各種流派的討論和論戰,與卡普安納一起奠定了真實主義的理論基礎。此外,他還創作了3部的小說:《夏娃》(1873)、《真老虎》(1873)和《埃羅斯》(1875),這些作品浪漫主義氣息濃鬱,但缺乏思想深度。
中篇小說《奈達》(1874)描寫一個窮苦姑娘的苦難身世,是維爾加的第一部以西西裏為背景的真實主義作品。短篇小說集《田野生活》(1880)和《鄉村故事》(1883)是維爾加的主要作品,農村的生活氣息濃厚,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地主、官吏及新興資產階級的憎恨。1884年維爾加把《田野生活》中的《鄉村騎士》改寫成劇本,以後又由作曲家馬斯卡尼譜曲,改編為歌劇。
維爾加曾計劃以《被征服者》為標題,創作5部長篇小說,但後來僅完成了2部。其中《馬拉沃利亞一家》(1881)是維爾加的代表作。主人公安東尼·馬拉沃利亞是一個忠厚、正直的貧苦老漁民。他希望靠一條舊漁船和兒孫們的辛勤勞動擺脫貧困的命運,但是海上風暴毀掉了他的漁船,兒子也葬身魚腹,他兒媳婦死於瘟疫,他自己在高利貸的盤剝下,傾家蕩產,最後孤獨地死去。小說通過這一家的淒慘遭遇,深刻地反映了漁民的苦難生活。《堂·傑蘇阿多師傅》(1889)寫身為苦力、泥水匠傑蘇阿多為了躋身於上層社會,他與一個破落貴族家的小姐結了婚,但受到當地貴族和資產階級的排擠和打擊,最後破產死去。作品通過蘇傑阿多發跡和衰敗的經曆,揭露了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給農村人民造成的危害。
維爾加在1906年把三幕悲劇《從你的到我的》(1903)改寫成了小說。描寫了一個礦工領袖盧洽諾為了獲得硫磺礦礦主的財產而背叛罷工工人的故事。
維爾加還寫了一些取材於市民生活的短篇小說以及由短篇小說改編的劇本。20世紀初,他就再也沒有寫作,但以維爾加為代表的真實主義,在創作思想和藝術手法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文學影響很大。維爾加於1922年1月27日逝世。
維爾加的作品吸取了西西裏民間語言的語彙、諺語,文辭樸實生動而自然,人物性格鮮明,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這些作品以感人的藝術力量,揭露了民族複興運動以後,資產階級虛偽性和革命不徹底性,反映了19世紀末意大利社會的陰暗麵。由於作者對資產階級革命感到失望,看不到改變現狀的出路,因而作品中時常流露出悲觀、哀傷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