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亞米契斯(1 / 1)

亞米契斯,生於1846,卒於1908年。他曾參加了1866年的民族解放戰爭,因此,1868年出版了以這次戰爭為題材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戰地生活》。1870年意大利統一後,他退伍從事教育事業,創作了許多反映學校生活的作品,如:《一個教師的故事》、《學校與家庭之間》、《愛的教育》等。後來,在他加入了意大利社會黨以後,又寫了不少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如:《工人女教師》、《公共馬車》等。

作為一個民主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亞米契斯認為教育問題有重大的意義。但是他卻企圖喚起上層階級對被壓迫者和貧困者的同情,從而調和了勞動者與剝削者之間的矛盾,給他的作品帶來了局限性。

亞米契斯還寫了不少描繪各國自然風光、文化藝術活動和風土人情的有趣的遊記散文。《小抄寫員》選自《愛的教育》。該書是亞米契斯根據他兒子所記的小學生日記改寫而成的。作品中表現的對兒童心理入木三分的洞察以及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教育原則,人們對這部作品發生了強烈的興趣,使作家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愛的教育》是本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亞米契斯耗時近10年才得以完成。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為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出版。

《愛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必備的良書,是為人父母者,為人是師長者,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務必一讀的經典。

為什麼全世界不管看過或沒有看過的讀者都知道這本書?

為什麼這本書就像所有不知名的圓舞曲一樣讓人難以忘懷?

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寫道:“這書給我以盧梭愛彌爾,裴斯泰洛齊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動。我在4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文,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成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而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10餘年教鞭的教師。平時為人父為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敘述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才好。於是不覺就感激得流淚。”

《愛的教育》一書是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10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全書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恩裏科的日記;他的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

因為我們的主人公是個小男孩,而19世紀的意大利所施行的是男女分校製。所以,也許女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會有受了冷落的感覺:幾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男的。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