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堡,1849年生於斯德哥爾摩。1867年考進烏普薩拉大學,因與父親分歧而輟學。曾當過小學教師和記者,1874~1882年在皇家圖書館充當管理員。1883~1898年長期流亡國外,先後僑居瑞士和巴黎,晚年自修漢語,寫有《中國文字的起源》一書。
斯特林堡在70年代初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他第一部重要作品是以瑞典宗教改革為題材的5幕曆史劇《奧洛夫老師》(1872),說明了曆史是進步與反動勢力不斷鬥爭的過程。1879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紅房間》,諷刺斯德哥爾摩的陋習、虛偽與欺詐,使他一舉成名。這是第一部瑞典文學史上自然主義色彩的作品。1882年的《新王國》對資產階級文明和民主的虛偽作了尖銳的諷刺。1884年發表短篇小說集《結婚集》,使作家遭到法庭控告,雖然被宣告無罪,但對他的精神打擊卻十分嚴重。在這些作品裏,也體現了仇恨女性,反對婦女解放的觀點。在他用法語寫的長篇小說《狂人辯詞》(1887~1888)中也表現了這類觀點。80年代末,他受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表現在長篇小說《一個愚人的自白》(1888)、《強達拉》(1889)、《斷崖上》(1890)等作品裏。1886~1909年,他還創作了自傳體小說《女仆的兒子》和長篇小說《黑旗》,揭露當時社會的腐朽愚昧以及道德的墮落和家庭關係的虛偽。
斯特林堡的主要成就是在戲劇方麵。
80年代後期,受自然主義的影響。在《自然主義戲劇》(1888)一文中要求改革戲劇。在《父親》(1887)、《米麗小姐》(1888)、《債主》(1889)等作品裏,他將自然主義的手法——對白的自然、布景的簡樸,象征意味的道具和心理學相融合,發起了歐洲戲劇的一場革命運動,被認為是歐洲自然主義劇本的典範。他的著名劇作《到大馬士革去》(共3部,1~2,1898;3,1904),描寫自己是個尋求精神寧靜的“陌生人”,最後在“夫人”這個角色身上得到補償。在後來的《死魂舞》(1901)、《一出夢的戲劇》(1902)中大量運用象征、怪誕、魔幻等手法。他後期創作了大量的曆史劇,以《古斯塔夫·瓦薩》為代表。這部作品結構緊湊,人物刻畫突出,對白富於生氣。他的室內劇是為因蒂默小劇場而寫的,其中,《鬼魂奏鳴曲》可以算是最優秀的一部,對後來的歐洲戲劇有重大影響。劇本《大路》(1909)可以看作是他對自己一生的象征性寫照。
斯特林堡是瑞典最偉大的戲劇家。他開創了現代瑞典文學。他的劇作開始是現實主義,後來轉到自然主義,又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和象征主義。對歐美戲劇藝術有深遠影響。如著名作家皮蘭德婁、梅特林克、奧尼爾、薩特等人均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