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母親崇源院去世之後,情形完全改變了。
因為過分思念母親,忠長未經父親允許擅自從二條城回到江戶。因這一任性之舉,台德院(秀忠)斷然放棄了忠長,由此家光繼承三代將軍之位。
然而,當時家光並不因此高興,也並無感激之情。證據便是,繼承社稷之後,為了傳位於忠長之子,避免有孩子出世。
不用問,在家光的心中,當三代將軍可不是真正的夢想。
(還是把將軍一職讓給弟弟或者他兒子吧,自己可以在七大洋中隨心所欲地闖蕩……)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夢想,既不凡又有男子氣概!
然而,這夢想已然成了泡影。如今,“安宅丸”號早已廢棄,拴在三浦半島的某個港口,像老天的故意捉弄,令人啼笑皆非。
父親台德院去世之後,這個夢想無論如何無法實現了。不僅是父親一事,之後忠長竟切腹自殺,令人難以置信。
“如今這個局麵,都源於東照大神的神佑吧。”
經常陪伴在側的春日局這樣說,於是家光將自己年輕旺盛的過剩精力都投入到重建東照大神的壯麗神殿一事上。
這期間,他還經常冒出這樣的念頭:
“不如拋棄一切嚐試一次……”
家光常常會顯現出像市井賭徒傾囊而出去賭博一般的特質。
這種膽魄,往好了說,是大度。然而,卻也令人憂心,如同一個淘氣孩子,叫人放心不下。
不過,天海大法師和土井利勝卻心心念念將這頑劣難教的孩子培養成一位明君。
這一點有點類似後水尾上皇,鬧了別扭便將天子之位傳給年幼的女天皇明正天皇,也是世間罕有。然而,連這位後水尾上皇也正完全依照關東的意願行動,這可真稱得上是天意了。
家光將軍和後水尾天皇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若產生正麵衝突的話,定會引發成為史上少有大事。
不過,以家光進京一事為契機,事態一下子轉變了。
日本的當家之主是天皇,卻委任征夷大將軍代替行使政治大權這一傳統,無意中被延續下來。
從前,不論平清盛,還是源賴朝,此中的界限都極為模糊不清。換句話說,如同天上同時懸著兩個太陽,潛藏著不安,不知何時何地會天象大變。
而經過織田、豐臣兩代,政權的整頓才終於在理論上確定下來。
天皇權力的執行者就是征夷大將軍。
這一傳統無非是從日本的現狀出發,認清國內目前還是以武力對抗武力,戰亂紛爭不斷,仍為未開明之國而形成的。天海大法師使得這一傳統深入人心,而由此穩固德川家統治天下的權力,使之堅不可摧的便是土井利勝。
(想來想去,我都隻不過是這木板屋頂上的一塊石頭罷了……)
家光有時意氣風發,有時又陷入憂鬱。
那一日在皇宮的黑木書院裏,家光便被鬆平信綱伊豆守十分嚴厲地敲了警鍾。
“對了,伊豆守,之前說的那個南瓜,大炊頭不是說還有兩隻也成熟了嗎?將那兩隻也送到川越去吧。”
聽到這話,信綱腆顏反問道:
“您究竟在說什麼事啊?”
“就是那個南瓜啊。你之前說天海流著眼淚十分高興地吃了的南瓜。”
“大人!大人您還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啊。那還未成熟的南瓜隻會融化在菜粥裏,再怎麼流淚,也無法知道究竟是什麼滋味啊。”
“你這麼說,是叫我不要說無用的廢話了?”
“非常抱歉,但的確是這個意思。”
“嗯,照這麼說,我一直都在說廢話,還妨礙了諸位的工作,是這個意思嗎?”
“將軍明鑒……嗯,試想,若天下的諸位大名之中,有人重新雇用將軍大人和我,俸祿會如何分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