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經理應重視本企業的經濟效果(3 / 3)

此外,有的國家還采用了商品流通費利潤率,它是指利潤總額對商品流通費總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是:

商品流通費利潤率=利潤總額/商品流通費總額×100%。

根據這一公式,對上述百貨商店的流通費用利潤率計算如下:

商品流通費利潤率=122萬/40萬×100%=305%。

商品流通費利潤率表明每百元商品流通費支出所獲得的利潤額。這一指標反映著利潤額和商品流通費總額之間的比例關係。商店在一定的時期內,如果費用額小,利潤額大,則商品流通費利潤率高;如果費用額大,利潤額小,則商品流通費利潤率低。商店利用這一指標可以聯係費用開支情況,來考核業務經營的經濟效果。

提高商店經營成果的途徑。

影響商店經營成果的因素很多。客觀因素有:社會生產狀況,購買力水平,商店所處的地區特點,交通運輸條件,經營的商品構成及商品價格等。如果生產部門供應的產品,在數量、質量、品種、規格上適於社會需要,商店有適銷對路和數量充足的貨源,同時,社會購買力高,那麼,商店的商品流轉額就必然大。座落於城鎮繁華鬧市區的商店與在偏僻的小胡同或山區的商店,商品流轉額必然不同。經營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的商店與經營小雜品、小文具用品、小土特產的商店相比,商品流轉額也會不同。商品流轉額大,利潤額相應增加:商品流轉額小,利潤額就相應減少。

經理應發動與組織職工,通過主觀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麵提高商店的經濟效果:

1.加強計劃管理。商店在經營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原始資料和做好統計工作,並經常進行市場調查研究,發動群眾經過反複測算、比較,製訂各項計劃,如商品流轉計劃,勞動工資計劃,以及由流通費用、資金與利潤等構成的財務計劃等。這些計劃既規定著商店在計劃期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應取得的經濟效果,也規定著要達到預期目的所耗費和占用的人力、物力、財力。計劃製訂得是否科學合理,對商店的經濟活動,乃至最後的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

2.按照客觀經濟規律,不斷擴大商品流通。商店盈利多少,主要取決於商品銷售額。商品銷售額大,毛利額也大,結果,取得的利潤就會多。商店要通過多渠道,廣開貨源,組織適銷對路的商品,迅速運輸、結算,並采取措施,提高服務質量,以便擴大商品流通,增加商店盈利。

3.加強勞動管理,提高勞動效率。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職工的政治覺悟;通過業務、文化學習,提高職工的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術水平;通過合理組織勞動,搞好分工協作,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商店要通過勞動競賽,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合理發放獎金,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和關心職工生活,發揮職工積極性,提高勞動效率,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完成較大的工作量,提高經濟效果。

4.合理使用資金,加速資金周轉。在一定的時間內,資金周轉得快,就會完成較多的商品流轉額,相對減少資金占壓,從而減少利息支出。由於資金運動與商品運動是同時進行的,因而資金周轉得快,意味著商品周轉得也快。商品周轉快,在店時間短,商品保管費、商品自然損耗就會少。因此,商店要堅持對流動資金的定額管理,合理使用資金,及時辦理結算,提高資金利用率。

5.勤儉辦商店,節約費用開支。在商品進、銷價格和稅率不變的條件下,費用水平的高低,決定商店利潤的多少。商店應加強經濟核算,處處精打細算,在有利於加速與擴大商品流通的前提下,力爭減少費用開支。

6.建立、健全責任製度,防止財產損失,減少營業外支出。通過責任製度,把商品、財產保管得好,防止殘損、變質和丟失等事故發生。對營業外的各項支出,要嚴格審查,杜絕非法開支。同時,加強財務監督,嚴肅財經紀律,防止鋪張浪費、貪汙盜竊等違章犯法行為的發生。

商店講求經濟效果,不能單純從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出發,必須把目前的經濟利益與長遠的經濟利益結合起來,把本單位的經濟利益與整個社會的經濟利益結合起來。一般來說,近期的經濟利益要服從長遠的經濟利益;商店的經濟利益要服從整個社會的經濟利益。同時,商店不能片麵地追求利潤,不能利大大幹,利小小幹,無利不幹,不能在銷售商品時,虧兩短寸,以次頂好,變相漲價。商店必須在執行國家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維護消費者合理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