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七忌
一、吃水果忌不衛生:食用開始腐爛的水果,以及無防塵、防蠅設備又沒徹底洗淨消毒的果品,如草莓、桑椹、剖片的西瓜等,容易發生痢疾、傷寒、急性胃腸炎等消化道傳染病。
二、水果忌用酒精消毒:酒精雖能殺死水果表層細菌,但會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變,酒精和水果中的酸作用,會降低水果的營養價值。
三、生吃水果忌不削皮:一些人認為,果皮中維生素含量比果肉高,因而食用水果時連皮一起吃。殊不知,水果發生病蟲害時,往往用農藥噴殺,農藥會浸透並殘留在果皮蠟質中,因而果皮中的農藥殘留量比果肉中高得多。
四、忌用菜刀削水果:因菜刀常接觸肉、魚、蔬菜,會把寄生蟲或寄生蟲卵帶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蟲病。尤其是菜刀上的鏽和蘋果所含的鞣酸會起化學反應,使蘋果的色、香、味變差。
五、忌飯後立即吃水果:飯後立即吃水果,不但不會助消化,反而會造成脹氣和便秘。因此,吃水果宜在飯後2小時或飯前1小時。
六、吃水果忌不漱口:有些水果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食用後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殘渣易造成齲齒。
七、忌食水果過多:過量食用水果,會使人體缺銅,從而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因此不宜在短時間內進食水果過多。
夏季飲食“水果化”不可取
盛夏是水果消費旺季。不少愛美女性認為“一天三頓隻吃水果,修身養顏一舉兩得”,其實這是錯誤的。醫學專家指出,吃水果應適度。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人體多種基本營養需求———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都不是單靠吃水果能夠滿足的,長期靠“水果化”生存,對人體的內分泌係統、消化係統、免疫係統等都將產生不利影響。大部分水果糖分充足,長期大量攝入,同樣難以獲得減脂效果。
專家還指出,水果入口前,最重要的是消毒、清潔。葡萄、草莓、楊梅等表皮往往有農藥殘留,誤食會造成有機磷中毒,表現為頭疼頭暈、惡心嘔吐,嚴重時還伴有流涎、腹瀉等症狀。要做到有效預防,除了用流動水徹底清潔水果外,還應將其在清水中浸泡至少半小時。
醫學專家為“特殊人群”開出吃水果的“特殊醫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應把握好水果甜度、食用時間、食用量三個“安全閥”。一兩片西瓜、半個水蜜桃,五六顆草莓,在餐後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後食用,既“解饞”又健康。孕婦則應避免食用“冰”水果,溫度過低,往往會刺激腸胃導致腹瀉,容易引發早產。“一顆荔枝三把火”,中醫認為,荔枝屬於溫性食物,多吃易“上火”,導致便秘、齒痛、麵部痤瘡、口腔潰瘍等,所以虛火偏旺體質的人不宜食用
休閑:夏天水果先分‘寒’與‘熱’
寒涼水果解燥熱
夏天的水果多屬於寒涼性的,比如梨、蘋果和各種瓜類。一般來說,實熱體質的人夏天代謝旺盛,交感神經占優勢,出汗多,經常臉色通紅、口幹舌燥、易煩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別喜歡吃涼東西。所以,熱體質人群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寒涼性的水果。
但是,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則反而對身體有害。比如,蘋果味道甘甜,具有止瀉、通便、助消化的作用,經常吃可以使肌膚白嫩。但由於其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和鉀鹽,食用過多會有損心、腎健康,像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炎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多食,而中氣不足、精神疲勞的人倒可以當做滋補水果多吃一點。
而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潤肺、助消化的作用,但多吃卻容易造成腸胃紊亂,還能導致牙痛、痔瘡,甚至引起皮膚黃斑。因此,有胃病、胃寒的人最好少吃。
氣虛、脾虛的人在選擇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這幾種冷性的水果時要特別謹慎,最好不要吃。氣虛,一般是指中氣不足,力氣弱的人或孩童,這些人一般臉色比較蒼白、體格瘦小、吃不下飯;而脾虛,是說消化係統比較差,腸蠕動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無力,吃多了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致腹脹。因此,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適合吃寒涼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飯後、晚飯前,少吃一點,不可過量。
夏日寒涼水果:香瓜、西瓜、梨、香蕉、奇異果、芒果、柿子、荸薺、甜瓜、柚子等。
適宜人群:實熱體質
溫熱水果補虛寒
雖說夏天寒涼性水果比較多,但在眾多水果中,像荔枝、桂圓、杏等屬於溫熱性也是相當受人們歡迎的。尤其對於虛寒體質的人來說,他們氣虛脾虛,基礎代謝率低,體內產生的熱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天也是冷的。相較而言,這類人群的麵色比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也不喜歡接觸涼的東西,包括進空調房間。所以,這些人多吃些溫熱的水果無疑是補寒佳品。
不過,一般人大熱天吃太多溫熱的水果卻很容易上火。比如,荔枝中含有降糖成分,多吃會出現低糖反應。而對於熱性體質的人,由於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謝率偏高,所以更不能吃溫熱水果。另外,正在發燒或某器官正在發炎的孩子也盡量避免食用。>>>您絕對沒吃過的另類水果
夏日溫熱水果:荔枝、桃、龍眼、番石榴、櫻桃、椰子、榴蓮、杏等。
適宜人群:虛寒體質
養生:夏季開胃飲食寶典
人人難免的“夏季少食症”
夏天為何吃不下飯?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麵:
溫度高日本營養師手塚文榮在《大口吃出健康》中指出,氣溫每增高10℃,身體平均就會減少70卡的需要量,夏天身體所需熱量降低,使人不覺得饑餓。
脫水現象夏天,人們在空調房裏感受不到水分蒸發,因此水分攝取少,可是腸胃組織已經輕微脫水,從而影響食欲。
喝太多含糖飲料夏天容易口渴,有些人習慣猛灌含糖飲料,偏偏“糖是天然的食欲抑製劑,糖分可以很快被血液吸收、會讓人一下子覺得飽了,因此就吃不下,形成惡性循環。
聰明的夏天吃法
很多人因為吃不下,所以常選擇許多清涼或看起來清淡的食物來對付夏天,但這樣吃好嗎?會不會愈吃愈胖?
常見的夏季飲食習慣有不少陷阱,如何才是聰明選擇?
●白開水取代冷飲因為熱,人們往往飯後就喝杯飲料或吃碗冰,但是一杯珍珠奶茶熱量就有240卡,一罐綠奶茶185卡,一罐冰咖啡115卡,一支雪糕280卡。當我們在喝飲料時隻覺得自己是在解渴,不覺得在喝熱量,但是,接下來麻煩大了,因為身體要消耗100卡,可要靠爬樓梯27分鍾,或走路1小時,你有沒有這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