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家不是名利場(2 / 2)

從一個角度上,我可以理解燕南,就像她自己說的,自古女人希望以夫為貴。成功是男人最絢麗的羽毛,他們用它吸引異性,而女人的戰利品卻是男人,男人的身份、地位決定了女人的價值。

即使燕南自覺成了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她還是下意識地按照傳統的男女關係定位衡量和丈夫的關係,這個男人的羽毛黯淡了、褪色了,也就間接否定了她,和她的感情存在的價值。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我也質疑她。家不是名利場,不應該分出名次,感情更不應該實行末位淘汰,誰更優秀就更愛誰,誰失敗了,就不值得被愛了。家應該是一個可以容納失望與失敗的地方,你愛他,不是因為他最好,最努力,最英俊,而是因為他對你有一種別人不能替代的意義。

過去她無所事事,全心依靠他,他毫無怨言。現在他稍落敗跡,開始步入人生的低穀,她卻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如果感情現實到這樣,燕南應該反思的不是“這個男人還值不值得我愛”,而是“我真的愛過他嗎?”

我有一個可愛的網友,隨我從天涯到新浪,從不離棄。每次換手機號都細心地用私信發給我,叮囑我如果去她的城市一定要找她。她最喜歡對我暴露她自己的小“陰暗”,我也習慣了不客氣地“敲打她”。一次,她告訴我自己的老公麵臨一個是說出真相,還是對錯誤保持緘默的選擇,而前者將可能對他的事業有影響。

她有點鬱悶,如果他承認工作中的差錯,他就要承擔領導責任,可能會麵臨降薪、降級等處罰。她知道不該埋怨他,但他們家一直依賴他的收入,他的工作也一直很順利,她從沒想過失去這一切會怎樣。

既然是自己人,說話就可以不客氣:“他這麼做,內心必然也很忐忑,這時候支持他,鼓勵他,勝過千言萬語的表白,勝過無數恩愛的纏綿。他必然感激終生,視你為靈魂伴侶,而不僅僅是一個目光短淺、隻想著‘你不工作了我們怎麼辦’的婦人。你若真的這樣問他,他內心該多麼悲涼:原來自己隻是一個賺錢的工具,沒人關心他的原則和信念。”

“你選擇丈夫,既是在選擇感情歸宿,也是在選擇他帶來的便利和優勢,但更選擇承擔這種無時不在的風險。婚姻是互相承擔,不能是吃肉的時候滿嘴流油,痛快得緊,吃不到肉的時候就抱怨對方自私,不替自己考慮。成天吃人家買的肉,偶爾也該給別人買一頓肉吃吧。”

這話說得有點狠,自己都覺得不落忍,她更是有點不好意思,反思說:確實,對於婚姻,我是索取多於奉獻,索取成了習慣,都已經忘記了承擔與奉獻。

不是不懂愛的人,隻是,在某些負擔和困難麵前,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刻產生本能的動搖和懷疑,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也一定要知道,在人生一些關鍵的問題上,不要讓自己內心的小陰暗占了上風,要懂得做出正確的選擇。

愛一個人,最好愛到心靈深處,愛他的原則和信念,支持和尊重他在人生事業上的選擇,愛到他肯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你,這樣的愛,才會有厚度和韌性。這是我與她共勉的一段話。

要允許他失敗,允許他倔強地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因為這才是真實的他。當然這是極其理想的愛情,愛與不愛是最微妙的感受,也許說不清什麼時候就不愛一個人了,但理由最好不要是“他事業滑坡,沒有努力東山再起”或者“他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成功”類似這樣的借口,如果是這樣,隻能證明你的愛已經被成功學所綁架。

漫畫大師朱德庸在最新作品《大家都有病》中揭露了這個時代的荒誕感,人人都在不斷地追求成功,人人又充滿焦慮,“貧窮把大家整一次,富裕又把大家整一次”,如同燕南對丈夫的愛經曆的變遷:她沒能力的時候用一種標準在愛,有了能力的時候又換了一種標準。其實愛隻有一個標準,那就是靈魂的默契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