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金融史上,還有其他的奮鬥史能夠比得上這個嗎?
當時,約翰·N.威利斯作為埃爾邁拉地區的汽車銷售代理,到處尋找資金。由於歐弗蘭特生產的汽車遲遲不能按時交貨,威利斯感到越來越不安,這是發生在1907年十二月那些黑暗的日子的事情了。他急匆匆搭乘開往印第安納波利斯的火車,前往歐弗蘭特公司的總部。他在星期六晚上到達。星期日早上,經理語氣冷淡地對他說:“到了明天,我們公司就要落入破產案產業管理人的手中了。”
“你不能這樣做!”威利斯語氣強烈地反駁。
“我們也隻能這樣了,”經理重申道。“原因很簡單,昨晚,我們通過支票支付了工人們的工資,現在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明天早上人們的兌款。”
“你們還差多少錢呢?”威利斯問道。
“大約三百五十美元。”
在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艱難日子裏,印第安納波利斯的銀行無法支付現錢。正如當時美國多數的城鎮,這個小城也隻能用臨時憑證作為暫時的解決之道。但在明天早上,銀行開業之前,威利斯卻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籌集三百五十美元的資金。
威利斯偶爾經過老格蘭德酒店,他停下了腳步,徑直上去酒店職員身旁,發生了以下這段對話。
“在明天早上之前,我想借到三百五十美元。”他這樣對櫃台後麵的年輕職員說。
“祝你好運。”職員哈哈大笑。
“什麼?”威利斯反問。
“我說:‘祝你好運。’”職員重複道。
“但你必須要幫我弄到這筆錢。”威利斯語氣堅定。
“別做白日夢了!”職員回答道,仍舊以為威利斯是在開玩笑。
威利斯拿出賓州威爾斯波羅地區一間小銀行的一張三百五十美元的支票,語氣堅決地告訴職員:“在明天早上這裏銀行開業之前,我必須要拿到這筆現錢。”這位職員又笑了。
“這張支票有問題?”威利斯質問道。
“沒有。但問題是,你到哪裏去拿三百五十美元的現錢呢?我現在不能從銀行裏拿出一分現錢給你。”
從那時開始,威利斯就想著如何進行籌錢的計劃。他告訴職員馬上凍結任何進入辦公室的任何一分錢,收集酒店所能收到的任何一分錢,清空酒吧間的收入。“在我們拿到這筆錢之前,絕對不要向任何顧客兌現錢。”威利斯這樣警告說。業主在得知這筆錢需要如此緊急的原因之後,就馬上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在午夜時分,威利斯收集到一大堆一美元硬幣、五十美分、二十五美分、十美分及五美分的硬幣,這些硬幣上麵則是厚厚的一遝一美元的鈔票,還有許多二美元、五美元與十美元的紙幣。
在第二天清早,他將收集到的一大堆錢放到銀行櫃台前,償還了歐弗蘭特公司的債款,薪水也得以按時支付了。
在八年之後,這位歐弗蘭特公司的救世主,因其在公司的股票而獲得了八千萬美元的收益。
當然,在那個決定性的星期日裏,區區的三百五十美元並不能讓歐弗蘭特公司起死回生,這隻能防止當時在星期一可能出現的危機。
威利斯告知公司在一個星期內遠離所有的債主,他馬不停蹄地趕到芝加哥,儲備足夠的金錢來應對接下來星期六的薪水支付。在接下來五個星期裏,他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芝加哥、紐約這三座城市不停往返,想盡一切辦法為公司籌措資金。那時的歐弗蘭特公司的建築隻是一座三百英尺長,八十英尺寬的鐵皮大棚,配備陳舊的機械設備,沒有製造一輛完整汽車所需的足夠材料。通過不斷地遊說與勸說,威利斯終於獲得了足夠的材料讓公司能夠生產出足夠的汽車,讓公司運轉起來。
沒有銀行會理睬這家公司——沒有一家銀行願意貸款給這家公司。債主總是不斷地吵著要還錢——這家公司欠債八萬美元,而其帳頭上隻有不足八十美元。
但是,威利斯已經決定要躲過這場災難。即便公司隻有很少的運轉資金,但他自信自己仍能讓公司重新運作起來。他承諾可以供應五百輛汽車,並且為公司支付了大筆的押金。
最後,他說服了一位從事木材生意的老商人借給他一萬五千美元的現金,這不足以償還八萬美元的債款,也不足以購買原材料,支付工資與薪水。但這讓威利斯心頭為之一振,於是,他讓公司的律師起草一份關於如何解決償還貸款的方案。根據方案,威利斯將要即時支付十分之一的貸款,還要向其他要求償還部分款項的債主進行分期付款。他手中的一張王牌是提供優先股。這一草案裏就體現了這一點。
但世事難料,他的這位木材朋友改變了主意,說自己不想冒那麼大的風險。在逆境中,威利斯再次展現了自己的足智多謀,他說服了這位商人借給自己七千五百美元。但原來的協議規定要向那些難纏的債主支付一萬五千美元。這樣,威利斯一下子就進退維穀了。但過了不久,他隻是簡單地修改了一下協議,若是債主要求還款,這“不能超過一萬五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