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伍德真實的身世其實缺乏傳奇性,像大多數同齡人一樣。他毫無驚險地度過了人生頭20年的時光。家境不夠貧寒,童年不夠坎坷,叛逆不夠出軌,即使當了兵也沒打過仗。不過,出眾的相貌和身材使他很早就結下了女人緣。23歲時,他有了第一次婚姻。
常言道,英雄不問來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固然演了那麼多的英雄,但他畢竟不是現實裏的英雄,所以沒有理由隱瞞自己的來龍去脈。況且他是個明星,人們對明星的身世總是充滿了好奇,即使你不告訴他們,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弄個水落石出。
伊斯特伍德深知一個演英雄的人應該有怎樣的來曆:他應該出生在一個藍領階層的家庭,出生地應該是在失業率和犯罪率都很高的奧克蘭;他的父母也應該是失業大軍中的一員,為了找工作而四處奔波,於是,幼年時的他居無定所,飽嚐了生活的艱辛,所以才會鍛煉出超越常人的堅強性格。
好萊塢也正需要這樣一份履曆。實際上,在伊斯特伍德從影之初,有一批職業的寫手在為他繼續杜撰符合英雄身世的履曆。在很長一段時期裏,伊斯特伍德就是以這種虛構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麵前,試圖讓觀眾把銀幕內外的他混為一談。
直到他成名之後,直到他覺得不再需要額外的包裝證明自己是個名副其實的英雄代言人的時候,他才在一本授權的傳記裏有所保留地公開了自己真實的出身。隻是那時候人們對於他的私生活已經有了新的關注點——諸如他究竟有過多少女人,究竟有過多少孩子——甚至都懶得抱怨他們曾經受到了欺騙。
一個真實的伊斯特伍德至少不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1927年6月5日,他的父母克林頓·伊斯特伍德與魯絲·倫納在帕德蒙特的基督教堂結婚。當時,魯絲隻有18歲,她在結婚證書上登記的職業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會計,而克林頓則是一名出納。
1930年5月31日,這對夫婦的第一個孩子在舊金山的聖弗朗西斯醫院呱呱落地。“他天生就是一個明星,”母親魯絲回憶說,“他有9斤重,是這家醫院接生過的最重的嬰兒。護士們一有空就過來抱他,還為他起了個‘大力士’的綽號。”
在起名字的問題上,伊斯特伍德夫婦不願太費腦筋,他們幹脆叫兒子“小克林頓·伊斯特伍德”,小名是“索尼”或“小克”。由於父親經常被朋友們稱做“克林特”,所以小克林頓也就自然而然地承襲了這個叫法,直到他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今天,隻有少數幾個親戚朋友還會在私下叫他“克林頓”。
1930年5月最後的那個周末,奧克蘭和舊金山的電影院都打出了“電影說話了”的大幅廣告,放映的是克拉拉·鮑和拉蒙·納瓦羅等默片時代的大明星主演的有聲電影。就連早已家喻戶曉的喜劇天才巴斯特·基頓也不得不放下架子來適應這種新生事物,在《自由和輕鬆》一片中一點兒也不輕鬆地亮出他嘶啞的嗓音。
舊金山海灣地區的報紙在連篇累牘地報道銀行搶劫案、將人麻醉後實施盜搶的案件。稍微嚴肅一些的媒體則在對這個國家麵臨的一場科技革命搖旗呐喊: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滿載遠東的新鮮水果運至加州;飛機上第一次可以使用無線電電話了;美國科學家們正在憧憬在不遠的將來去月球旅行。最現實也是最振奮人心的消息就是橫跨舊金山灣的金門大橋已經破土動工。
然而,這一切都無法掩蓋經濟大蕭條的殘酷現實。截止到1932年,加州的失業率已上升到28%,製造業、船舶業、銷售行業和銀行的失業現象尤為嚴重。1934年,碼頭工人的大罷工幾乎使舊金山灣區的經濟全部癱瘓。正是在這次罷工中,克林頓·伊斯特伍德丟掉了飯碗。
不能全怪別人,克林頓的問題在於他沒有一張大學文憑,也沒有一項專業技能。相比之下,魯絲的哥哥梅爾文就是靠華盛頓大學畢業生的身份在一家跨國公司領到一份豐厚的薪水,沒有受到大蕭條的任何衝擊。當然,梅爾文的優勢還在於他娶了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在克林頓失業後,梅爾文幫他在斯波坎的一家冰箱廠找到了工作,一家人也因此搬到那裏去住。克林頓不是一個善於把握自己的人,他好像處處離不開梅爾文,還有他的妻子魯絲。
在斯波坎住了不到一年,克林頓又進了聖莫尼卡北部日落大道旁的一所加油站,每月的工資足夠在帕裏薩德斯租下一套公寓。他們住的地方離海岸不遠,一天,4歲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獨自到海邊戲耍,結果差點被漲起的潮水衝走。
伊斯特伍德撿回了一條命,但也因此學會了遊泳。不久,全家人又搬進了洛杉磯庫爾森裏附近的一套平房。正是在那裏,1934年1月18日,伊斯特伍德的妹妹珍妮出生了。
在伊斯特伍德漫長的明星生涯裏,珍妮的名字很少被提及。雖然後期她有時也會出現在為她著名的哥哥授獎的各種儀式上,但她從未接受過采訪。伊斯特伍德隻比妹妹大4歲,人們都以為他們是幼年時一對很好的玩伴。然而奇怪的是,正如伊斯特伍德所說的那樣,他在成長過程對自己的妹妹沒有太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