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彈劾劉秉卿之風戛然而止。

今年的臘月,百姓受雪災之苦,朝堂上也是腥風血雨。

官員們無不戰戰兢兢。

一個早朝就有兩位三品大員落馬,而天子手中的折子還遠遠未讀完,誰也不知自己是否在其中。

往日哭喊著窮困的官員們如今卻把銀子一箱箱往國庫送。

就連於達都上繳了五十萬兩紋銀。

如此並未停歇,銀子上繳結束,官員們便各自奔赴老家救災。

銀兩自備,糧食布匹自備。

京城的糧食布匹價格飆漲不說,竟還買不到。

救災本就是十萬火急之事,又因劉秉卿一案耽擱多日,如今便要日夜兼程往災地趕。

文官們體弱,加之能立於朝堂大殿之上的,年紀都不小,若路上有個好歹,便是大越的損失。

天子聖恩,派武將兵馬相護,糧食布匹等均有兵卒運輸,更有錦衣衛相隨,保護諸位大人。

此次是京中四品官員盡數回鄉,一輛輛馬車從京城排隊而出,身後跟著的是浩浩蕩蕩的救災隊伍。

待到眾官員離開,京城空了一半,百姓們倒是能過上一個好年。

內閣因著要值守,三位閣老並未離京。

沈逾白必是要給三人送禮的。

禮送往於府,於府管家給了沈逾白一個大大的冷臉,再次將其擋在了府外。

沈逾白倒也不在意。

他才把首輔大人狠狠得罪了一番,人家能給他好臉色才怪。

入了秦府,秦閣老親自見的沈逾白。

兩人寒暄一番後,秦詔道:“此次不止於門,我李門和劉門各個官員都受了重創。”

無論哪個派係都不可能是幹淨的。

天子對董興邦和閔仁貴毫不手軟,就是殺雞儆猴。

如今天子給了機會,讓他們拿錢買命,若還抱著銀子不撒手,就是拿全家老小的命去試天子的刀究竟硬不硬。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人沒有傻子,自是知曉天子手中的折子寫不下所有人,可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不在折子上。

並不需猶豫,有家產的官員均是拿出半數家產。

沈逾白道:“誰勢大,誰更吃虧。”

秦詔撫掌笑道:“正是如此。”

李門如今勢威,加之他沒什麼資產,倒是在天子麵前露了臉。

劉門的官員多是劉秉卿所收的貧寒子弟出身,又因劉秉卿的約束,貪墨者雖有,卻遠遠比不得於門。

至於崔明啟……

一個子都沒捐,不提也罷。

此次於達可謂損失慘重。

先是一日內折損兩名三品大員,派係勢力必會大大被削弱,又要捐出大量財物,還要勞心勞力去救災。

各個官員的老家就是他們的大本營,當地父母官都會是依附他們的存在。

如今派他們回去救災,依附他們的那些官員如何敢不盡心盡力?

便是他這個閣老親自領人去救災,都不如這些官員親自回老家。

此舉既救了災,充盈了國庫,又未讓官員們領功,還一舉削弱了於門勢力,甚至連劉秉卿都護住了。

可謂是一舉五得。

這等手段,除了沈逾白外,不做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