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讀 第六十四章 拴在門上的黃絲帶
起床後,他習慣性地先打開自家的大門,看看對門。對門的大門上,貼著一個大大的福字,早晨的陽光斜射進來,正好落在福字上,散發出熠熠紅光。往下看,門把手上,什麼也沒有。他揉揉眼睛,確認什麼也沒有。他嘟囔了一句什麼,然後,放心地關上門,去刷牙洗臉,張羅早飯。
這是他和對門張大媽的一個約定:張大媽是一個獨居老人,每天晚上臨睡前,張大媽都會將一根黃絲帶拴在門把手上,第二天早晨再解下來。而每天早晨,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門看看,如果對門的門上沒拴著黃絲帶的話,那表示張大媽已經起床,一切安然無恙;如果黃絲帶還在門上的話,那說明張大媽還沒起床,也許是生病了,也許是遇到了什麼意外情況,那他就趕緊去敲敲門。
這個約定,已經持續了一年多。
那時候,他們一家剛搬來不久。對門的門一直關著,敲了幾次門,想認識一下新鄰居。可是,每次裏麵都會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走到門口,停下了,門卻並沒有打開,過了一會兒,腳步聲又窸窸窣窣地走開。他知道門裏麵的人,一定是通過貓眼看到了他,卻不想給他開門。鄰居沒給他認識的機會。後來留意了一下,對門隻住著一個老太太,除了買買菜,平時很少出門。
那天,走出家門,忽然聞到一股怪怪的味道。一看,是從過道的一個垃圾袋裏散發出來的。他們家的垃圾袋,都是他直接扔到樓下的垃圾桶裏的,他看看緊閉的對門,明白了,這個垃圾袋,一定是她家的。猶豫了一下,他彎腰將垃圾袋拎了起來,帶到樓下,扔進了垃圾桶。
第二天,樓道裏又出現了一個垃圾袋。他又彎腰,將垃圾袋拎起來帶下樓,扔進垃圾桶。
第三天,同樣的位置,又出現了一個垃圾袋。正在他彎腰拎垃圾袋的時候,對門的門“吱呀”一聲打開了,她扶著門框,探身對他說,年輕人,這兩天我腿腳不好,垃圾袋沒扔下去,麻煩你了。他笑笑,舉手之勞,沒什麼的。她露出幹癟的嘴唇,笑著衝他揮揮手。他對她說,您老年紀大了,這樣吧,今後每天您就將垃圾袋放在這裏,我順便帶下去。她連連擺手,那怎麼好意思呢。他說,如果我奶奶還在世的話,該跟您差不多大呢,您就當我是您孫子吧,為您做這點事,還不是應該的嗎?
於是,他和她有了一個約定,每天早晨,他下樓去上班的時候,順便將她放在樓道裏的垃圾袋,捎帶下去。日複一日。偶爾一兩次,出門的時候,樓道上空蕩蕩的,沒有垃圾袋,他的心就會一緊,趕快去敲敲門,看看老太太有沒有什麼問題。他驟然發現,放在樓道裏的垃圾袋,已經成了某種約定,每天隻有看到垃圾袋,才表示老太太生活如常,一切安然,他才放心。
那天晚上,他和妻子一起,敲開了對門的門。他想出了一個更好的辦法。他將自己做誌願者時獲得的一根黃絲帶,送給了老太太,讓她每天晚上係在門把手上,第二天早晨再解下來。他和老太太約定,如果早上黃絲帶還係在門上,那就表示老太太出了狀況,需要幫助,那他就來敲門……不久,社區獲悉了這一情況,並在整個小區推廣,全社區近百名七十歲以上獨居老人,都得到了這樣一條黃絲帶。當夜幕降臨,有一些特別的門把手上,就會係上這樣一條醒目的黃絲帶,而第二天一早,它們又會被輕輕摘下。
如果,如果早晨某一個門把手上的黃絲帶沒有摘下來,第一個發現它的人,就會及時敲響房門。“咚咚”的敲門聲,在樓道裏回蕩,急促,溫暖,那是一聲聲關切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