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致父親
1904年4月5日[74]
我謹以兒輩的敬重之情親吻您的手。收到了您的來信,知您對意料之外的突如其來的消息甚感憂慮與不安。假若我不是完全弄清了寫信人的意圖,無疑這消息對我的情感來說也是一個嚴酷打擊。他們——願主寬恕他們——時而說他們當中的一個人身患重病,時而有談到我妹妹的情況,說她向他們要一大筆錢,此外還有許多捏造的謊言,欺騙我們說疾病,災難突如其來,開支巨大,將耗去他們賺得的所有錢財(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不能寄錢了)。此事與我們表兄的聰明智慧相關,於是給我們寄出了這封帶有倒黴消息的信件,且請我們敬重的嬸娘修飾潤色過,我們欽佩她的絕妙計劃。我立即找到了該信的絕妙答案。我們是“4月1日”收到此信的。嬸母習慣於開這種有趣玩笑。她說我的倆妹妹六月來都在生病,那話遠離事實,就箱倆妹妹離我們遺言遠。因為七個月來,我曾收到伊拉先生的五封來信,信中提及我的兩個妹妹瑪爾雅娜和蘇爾丹娜,談到他倆的氣質,特別向我講到蘇爾丹娜,說她的性情、品格很像我。信中還有另一個我所認識的人所說的實話,而他認為那些4月1日說的謊言及沒有價值的消息是低級、醜惡的。
您隻管放心就是了。
父親大人,
我在貝魯特滯留至今,說不定還要呆一個月。在這期間,我要與一個與我關係很密切的美國家庭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或去埃及、蘇丹轉一轉。因此,我說不準自己還要在貝魯特停留多少時間。總而言之,我有自己的打算;正是這種私人目的,這使我留在這個地方一段時間,以便使那些與我的前程消息息息相關的人感到高興。我知道如何行事對我的前途有利,這一點請父親不要懷疑。請向所有親朋好友轉達我的想念之情。請問候每一個問到我的人。願主令父親大人健康長壽。
您的兒子
紀伯倫
致艾敏·歐萊伊卜
艾敏·歐萊伊卜於1881年生於達穆爾。就讀於貝魯特瑪爾約瑟夫教父學院。1897年離開黎巴嫩到達紐約。
1903年在紐約創辦《僑民報》,直至1909年回到黎巴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奧斯曼當局流放,在流放地居留三年(1915-1918)。
1923年,在貝魯特創辦《衛士》雜誌。1953年該雜誌歲他遷往巴西聖保羅。1971年逝世。
艾敏·歐萊伊卜留下大量著作,其中有《玫瑰花刺》、《刻石》、《莎士比亞的先說》、《時代寶石》及由其子賽義德最近收集,由其表兄艾迪布·歐萊伊卜的兒子印製的為紀念艾敏日出版的《艾敏文學作品精品集》。然而艾敏·歐萊伊卜最傑出的貢獻在於他在紀伯倫初登文壇之時,鼓勵紀伯倫協作,並將其作品在《僑民報》上發表。
1905年7月5日星期五晚
艾敏兄:
請原諒我,我在你麵前犯下過錯。當然你知道,我是在收到從紐約來的那封信之後,才寫信給你那封信的;信中說你去了庫魯斯特。
這是一個大眾幽默:一個目光短淺的人說:“我怎能寬恕我的親戚呢?”事實回答他說:“你怎能求得你的親戚寬恕呢?”但是,艾敏,我們當中誰又能在看到消息之前,麵對麵聽到事實說話呢?至於我,則已經學到在進行調查研究之前,是不會與朋友分手的。
今天,我讀了《矛盾因素》一文,自感這篇東西不錯——艾敏,你不要笑,我並不認為紀伯倫寫的每篇東西讀好。因為我在夢中世界裏聽到的話語與歌曲,並非是我寫在紙上的那些文字。但是,艾敏,我將成長發育,逐漸變成能夠把部分歌曲關押在墨水的黑牢中的人。
你手中那本書裏的第三個故事,本應在這個禮拜完成,但是這些天來,我的健康很不好,思路也很不暢,請你千萬不要把我看作是拖延、懶惰之輩。
假若我早知道我寫關於艾斯阿德[75]兄弟的那些話會廣泛傳開,我定會多寫一些。因為艾斯阿德以大量優美的文字做了許多自由高尚的工作。偉大的太子星[76]萬歲!
上帝令你的恩德長在久存。你對舍卜勒·丹姆斯[77]發表在大學周報上的關於大眾協會的文章有何看法?假若敘利亞人發起成立類似於“民族委員會”的協會,僑民們將會說什麼?依我之見,改革不在乎成立什麼協會,而在乎提高個人素質。假如個人是具僵屍,即便是協會也不能使之複生;倘若他是個素質高的人,你就不必要幫他把他的靈魂傳播進僵屍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