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功名再起(2)(3 / 3)

下蘭台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羅豐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梁。時仿佛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致錯石之瓴甓兮,像瑇瑁之文章。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台之泱泱。白鶴噭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楊。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於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妙而複揚。貫曆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無麵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茝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鬱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複明。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文君坐在案前,逐字逐句記下了這些文字,果然情真意切,字字扣人心弦。

字句中,如高山瀑布,澎湃洶湧,亮烈坦蕩,氣采宏流,時而又如涓涓細流,絲絲縷縷,綿綿不絕,清明澄澈,沁人心脾。對於遺忘的事物,並非真正的遺忘,它們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裏麵,一旦因為似曾相識的事件發生,又將重新喚醒。

原本陳皇後獨自一人在深宮徘徊,雲是浮雲,如同君王的心思,漂浮不定,來去無形;風是寒風,如同君王的無情,寒徹入骨,絲絲縷縷;鳥是孤鳥,如同自己,美麗卻形單影隻,煢煢孑立;猿鳴是哀鳴,如同自己,愁腸百結,神情恍惚,鬱鬱寡歡,卻讓相如寫得美麗卻孤獨而淒涼,明月沉缺,紅顏憔悴,最動人心。雖然,宮殿的一切都是華麗而奢靡的,高大而整嚴,但是這並屬於失寵的人,隻有受寵的人,那絢麗的美麗才屬於她們。對於失寵的自己,這裏的美麗隻能勾起自己以往的回憶,自己的美好時光已成過往,一切的歡樂都早已一去不返,物是人非的痛!莊重整飭而華美的宮宇卻被作者賦予了哀情,讓人黯然神傷。文君也不得不產生一絲憐憫在心。

雖隻“飲食樂而忘人;交得意而相親。”短短十二字,卻蘊含著無數的意味:有對皇帝喜新厭舊無情拋棄自己的怨恨;有對再難麵君顏重拾舊寵的傷感;有對生活百無聊賴度日如年的無奈;有對自己命運淒涼的自憐。可謂一語含千金,窮聲盡貌的描寫,蕩氣回腸的意蘊。

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裏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待到雞鳴十分,文君抄錄完畢,又一次檢查誦讀一遍,不由得更加佩服起這個夫君來,別說是武帝看了,就是和陳阿嬌沒有一點感情的文君看來,也不知不覺中憐惜起這個女子來。這世上除了相如,恐怕沒人能寫出這麼華麗的文章。綠綺輕撫,文思運帷幄,陳皇後的點點滴滴,他用一支筆就這麼輕輕點破。

據說,漢武帝看了以後,深為感動,陳皇後重新受寵。

曆史是否真的如此?《昭明文選》編者寫的《長門賦序》雲:“孝武皇帝陳皇後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後複得親幸。”

相如的《長門賦》何以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除了漢武帝對司馬相如賦的喜愛之外,這篇賦確實寫得很成功。文章開頭,先寫陳皇後失寵後的形象:“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讓人讀來極覺可憐同情。而後寫陳皇後期待著漢武帝的幸臨,甚至她“登蘭台而遙望兮”,聽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聽到雷聲,竟然以為是武帝車輦來看她的聲音。寫得情真意切。

文君知道相如才華橫溢,今天親眼見到他寫出這樣好的辭賦來,就像是真的在陳阿嬌身邊看著她的生活一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讀了之後潸然淚下。文君更加的佩服起來:“此生得他垂憐,還有什麼再奢求呢,哪怕始亂終棄,我也無怨無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