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望穿秋水(3)(2 / 3)

其實,相如早知道文君不會同意納妾之事,隻是沒有想到文君遠遠比他想象的還要聰明幾倍。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所以立心悔改,打消了休妻納妾的念頭。

相如趕回家中想求得文君的原諒,趕到成都的時候,已經是夜晚,相如在無數羨慕的目光中回到了家中。出來迎接的卻是這個曾經把他拒之門外的嶽父大人卓王孫。卓王孫見這個女婿越來越有出息,連臨邛縣令王吉都給他親自牽馬,那個成都太守上個月還和賢婿平起平坐,如今卻是卑躬屈膝地立在一旁。卓王孫知道相如今天可能回來,也做了些許準備,隻是沒料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賢婿的官位竟然升遷的這樣快。登時心中大亂,趕緊攜一班小廝丫鬟跪在庭中。

相如此次回來隻怕明天就要啟程,隻是為了看文君一眼的。可是這浩浩蕩蕩的人群中,並無文君的身影,心下納悶,也沒有多問。走上去一把扶住了卓王孫,寒暄了幾句。卓王孫見這個賢婿對他如此有禮貌,一時間不知所措,想拿出那些事先準備的禮物,又覺得在此刻略顯寒酸了,急忙殷勤地表示改日專門請小女和賢婿入府一聚,說完唯唯諾諾地退到了一旁。

相如直奔文君的房間。他要好好看看這個對他朝思暮念的妻子,他要好好看看這個才華蓋世,美豔絕倫的蜀中第一美女,他要彌補這一年多的損失。明天這一去,又不知多久能回來,真是苦了她了。

一進門,相如卻找不到文君的身影,四處打聽才得知文君搬到了一個曾是她婢女的女人家中。相如片刻不待,聞訊趕來,懇請文君一道回家,可是表麵上文君“心意已決”,不肯與相如回家。相如沒有氣餒,更沒有放棄。

第二天,相如在門外再次彈起了《鳳求凰》。當年相如因一曲《鳳求凰》打動了才女文君的心,後來“文君夜奔相如”演出了一幕傳唱千古的私奔佳話。如今,相如借用此曲打動文君。

後人則根據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譜得琴曲《鳳求凰》流傳至今。唐代詩人張祜有《司馬相如琴歌》一首雲:“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可量。梧桐結陰在朝陽,灌羽弱水鳴高翔。” 《西廂記》中張生也曾隔牆彈唱《鳳求凰》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牆頭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麵前更以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為自己私奔辯護;《玉簪記》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動陳妙常私下結合;《琴心記》更是直接把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搬上舞台……足見《鳳求凰》影響之深遠。

文君在屋內細細地聽,想當初海誓山盟,看如今勞燕分飛。癡情女子負心漢,曲未終,弦已斷,綠綺琴在魂魄散。相如終於打動文君,求得了她的原諒。

文君推開門,隻見相如滿眼淚痕幹,“長卿,是你嗎?”文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長卿,你終於回來了,終於沒有令我再次的失望,你真的迷途知返了,你的心裏還是有我的,對嗎?我這麼多的等待和期盼都是值得的。”文君明亮的眼眸中,忽然湧出了大顆大顆的淚水,源源不斷。

相如急忙走過去給她一個深深地擁抱,心中又是憐惜,又是惆悵。一年未見,她依然眉目如畫,秀逸絕倫,風采不減當年。隻是這身子骨怎竟如此消瘦不堪,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似的。他知道,這是她愛他的證明。

文君自從上次聞得相如有他心了之後,生了一場大病,到現在也沒有大好,經常在床上休養,見相如回來才起來站了一會。本就虛弱,加上見到相如心緒蕩漾,此刻已經撐不住了,緩緩地靠近了相如的懷裏。

“長卿,當你還記得我的時候,我一直都懷疑自己是否是做夢,有時候夜半夢醒,我們仿佛回到了過去,還站在那個溫暖的地方,感懷那一刻時光。仿佛你不曾離去,仿佛還在身邊。”

“文君,我不會在讓你憂傷,那個讓我們懷念的柳岸旁,寫滿了我們的過往,沒有消失的苦澀,沒有癡癡地凝望,你看那裏剩下了一季的風景,肆無忌憚地訴說著堅強。文君,你知道嗎?我從來就沒有嫌棄過你,我們每一次的分別,都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如果你願意,你就一直在我心裏,我會把我的整顆心都給了你。”

他們雙手緊握,他們隻想,用彼此的手感受昔日的餘溫,還有,下一個冬日的寒色。隻是這一個季節裏,少了一些潤色,那些幹冷,那些根結,任心事悄悄來過,季節改變的太多,讓回首忘記了偶然的幹澀。即使,他們不再這樣的永遠執著,也能繼續走過。那些塵封的冷漠會隨著夕陽的消匿而變得淡色,無需再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