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無冕之王(3)(1 / 2)

吳鐵城知道有錢可分,就問虞洽卿:“吳鼎昌會同意嗎?再者說,我不好和他說分錢的事。分多分少的,容易有隔閡。”

虞洽卿道:“這種事,我們誰說都不合適。我們可以請一個總經理,讓總經理和他說。”

吳鐵城道:“洽老說得明白些。”

虞洽卿道:“讓王曉籟當總經理。我們先把漁市場登記了,由王曉籟請吳鼎昌幫忙,你再告訴吳鼎昌我們已經注冊了,然後請他投些錢入夥,大家均分。”杜月笙注冊漁市場的事,倒提醒了虞洽卿。

吳鐵城道:“這倒是個好辦法。”

虞洽卿道:“你先辦好漁市場登記的事,不要告訴吳鼎昌。”

虞洽卿和王曉籟通過風後,由王曉籟出麵,在飯店宴請吳鼎昌。席間,王曉籟說出久有經營上海漁市場之意,但力不從心。吳鼎昌是北方人,豈知江南水曲,聽後喜不自勝,答應實業部可以幫忙。匆匆吃完飯,驅車找到吳鐵城報喜。吳鐵城直替吳鼎昌的商業智慧難受,轉而一想:“一個洽老,一個曉籟,再加上我這個上海市市長,三個人陪他玩一把請君入甕,吳鼎昌也算值了。”當即,吳鐵城道:“洽老前幾天向我登記了漁市場,王曉籟和他相熟,多半一起經營,他請你幫忙,無非圖貸款。漁市場獲利豐厚,隻怕他沒有拉你入夥的意思。”吳鼎昌想了想,道:“貸款的事也不容易,你和洽老熟,和他說一說,我負責貸款的事能不能大家一起做?”

兩人商議到了半夜,吳鐵城同意由市政府出麵和實業部合辦,資金由吳鼎昌解決。說白了,錢是吳鼎昌出的,卻讓別人白分股。吳鼎昌出麵從銀行貸來五十萬,在楊樹浦底建起三座設備新穎的冷庫。這在當時,算是“現代化設施”了,竣工之日,觀者如雲。

總經理王曉籟興高采烈,不料,漁船寥寥,偌大的三座冷庫收不到萬把擔魚。上千條漁船依然在吳淞口聚集,大小魚霸在那裏拍板成交。吳鐵城命稅警幹涉,但那裏卻有吳淞保衛團荷槍實彈地守衛。吳鐵城無計可施,打電話給虞洽卿,道:“洽老,吳淞保衛團是怎麼回事?”

虞洽卿道:“那個團長唐承宗是杜月笙的門生。一定是杜月笙在搗鬼。”

吳鐵城雖然是市長,遇到這事也無計可施,對虞洽卿道:“洽老想個辦法。”

虞洽卿道:“合辦。”

吳鐵城道:“杜月笙隻怕不會鬆嘴!”

虞洽卿道:“沒關係。”虞洽卿馬上派人弄來一些請命書,參了杜月笙一本。說杜月笙的人欺行霸市,請政府體貼民情,保護市民安全。很快,杜月笙的徒子徒孫被抓起了一些。杜月笙知道是虞洽卿倒鬼,隻好自認倒黴,讓手下人以後收斂點。

吳鼎昌借機宴請杜月笙,提出漁業國營。說白了,送入他的三座冷庫,分杜月笙的股。杜月笙知道,漁業的肥肉很多人在搶,一個人吃獨食是不可能的,說要辦就官商合辦,讓漁霸入股分肥,否則辦不起來。吳鼎昌不知杜月笙與虞洽卿在此事上早已結怨,提出有虞洽卿一股,仍盼望國營。不料,杜月笙正恨虞洽卿指使人告他,不肯讓步。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漁業這塊肥肉被撕碎了。官商合辦,漁霸入股,由杜月笙出任董事長,吳淞保衛團團長唐承宗出任常務理事。杜月笙和虞洽卿誰也沒把誰踢走。

杜月笙年盛力強,正處於開拓進取之期,虞洽卿垂垂老矣,功成名就,難免有失算的時候。比如上海船聯會舉行改選,杜月笙一鼓作氣取代虞洽卿,登上了理事長的位置。虞洽卿的頭銜雖然多如牛毛,被杜月笙奪去,仍感心中不平。當晚徑直來到杜公館。杜月笙避而不見,杜公館總管家萬墨林道:“洽老有什麼事,和我說也一樣。”

虞洽卿道:“最近我手頭很緊,想借十萬元運轉一下,這事你能作主嗎?”

萬墨林道:“洽老放心,過會兒我差人送到您府上。”

虞洽卿借到了錢,心裏平衡一些,心道:“慢慢還你,讓你也知道心痛。”

事實上,虞洽卿過於爭強好勝了。偌大個上海灘,不可能事事如他心意。總的來說,杜月笙雖然心狠手辣,畢竟鬥不過老謀深算的虞洽卿。虞洽卿路命名這件事,足以說明他才是上海灘真正的無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