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構成生命的基礎材料,時間也是生命寫真的基本單元。人能不能把生命延展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關鍵在於對時間的利用和把握。而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創造的。
孩子貪玩本是天性,但玩得缺少了時間概念,也會物極必反。因此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多是比較重視培養時間觀念的,比如奶奶剛剛接他的時候,兒子在奶奶家做完作業後,多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電視,大把的時間白白地浪費掉。於是,我便給兒子下了硬任務,每天做完作業後,首先要認真檢查一遍,然後就是閱讀課外書籍,並要在我接他的時候給我講解,因此孩子學到了很多課外小常識。
盡管如此,孩子隻是把讀課外書當成了任務完成,並沒有在思想上增強時間觀念,很多時候給他提出學習任務時,都要講講價錢,甚至於提出相反的意見,認為我們給他的學習任務過重了,使其沒有一定的休息時間。這個問題,涉及到度的東西,說不清楚道不明白,因此我隻有以行動做表率,比如晚上的時候,我就會坐在床上看看書,然後提醒孩子也看下書,並給他講,我都過了不惑之年,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可讀書並沒有間斷過。兒子就會說,我不是也在看嗎,但心裏還是不服氣,以為我是在做做樣子。倒是有一次,孩子是心悅誠服了,沒有半點辯解的言語。
那是一個周五的下午,我將他從奶奶家接回來,妻子便叫我即刻送其到棋院學習,我看時間還早,便打開電視看了下經濟新聞,然後書寫了一張毛筆字。而孩子什麼也沒有做,在這十幾分鍾裏,他就在客廳裏轉悠了一下。等他坐上車,我便問他,你剛剛做了什麼啊?明知故問,他也深知其意,一臉難堪地說,隻有這麼點時間,我能做什麼呢?語氣裏仍舊有點反叛的意識。於是我便告訴他,在這短短的十多分鍾裏,爸爸看了經濟新聞,了解了國家大事,同時還練習了毛筆字。我們兩個比較一下,你十分鍾什麼都沒做,我十分鍾做了兩件事,就等於我比你多擁有了十分鍾。然後又告訴他,時間就是這樣利用起來的,如果你不珍惜時間,再多時間也會悄悄溜走的,因為你不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幹出有用的事。
兒子聽了後,心悅誠服,也懂得了利用時間的方法,因此沒有和我理論半點,於是我又進一步告訴他,孔子曾經說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話的意思就是要我們知道,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就不會複返了。因此我們要在生活中活出價值,就應該首先從珍惜時間做起,把屬於自己的青春時光利用好。
智慧點經:要珍惜大好時光,善於整合被課業分解了的時間方格,才能使我們的時間更充裕,並能在同樣的時間裏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