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參加完同學宴請回來,兒子問及席間情況,我說叔叔們幹得不錯,他們的企業生意紅火,而且事業有成。我告訴孩子,是希望激勵孩子學習,將來創業有成就。
沒曾想到,兒子給了我這樣一句話,讓我忍不住笑了起來。爸爸,他們不是成天都在罰錢嗎?我以為兒子說的是發錢,我說哪有那麼多錢來發。孩子說,不是啊,比如員工不小心打爛東西了,當老板的不罰員工的款嗎?哦,那是的,除了罰款外,還要發什麼啊?這是我教育孩子一貫的做法,要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認識問題,孩子繼續告訴我們,還有遲到了什麼的也要罰錢啊。
我看兒子思維上已經進入了“罰”的狀態之中,或許就是其當紀律總管的職業病吧,這些經曆帶給了他管理的思維和邏輯,就是要處罰。但我沒有直接否定他的觀點,因為其觀點是沒有錯的,隻是思維的方式狹窄了,沒有樹立起立體的認識觀。於是,我便告訴兒子,當然這是要罰的啊,老板管理團隊一定要有紀律,不然團隊就會一盤散沙,慢慢地就會失去戰鬥力。但作為管理者,其核心絕不是為了罰職工的錢,這個隻是管理的手段,絕不是管理的目的。
管理追求的真正目的,該是怎麼樣給員工創造福利,優化環境,打開成長空間,才能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並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要孩子一定記住,假如將來創辦公司的話,決不能有罰錢為主的思想,而是要有發錢的觀念。唯有如此,才能把人才凝聚起來,使你的創業取得成功。因為企業領袖就是要整合人力資源創造財富,然後將財富分給職員,使創造成果實現共享,員工又會為他創造更大的財富,由此才能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兒子聽了我的解釋後,會心地笑了笑,笑得特別天真,但也笑得特別難堪,因為他從心底深處知道了自己這個紀律總管的管理思維偏了向。
看到兒子的笑容,我也發自內心地高興起來,因為我覺得,孩子在和我的交流互動中,一定學到了些許有益的東西,掌握了一些有用的管理知識,將來在創業的道路上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智慧點經:管理是件難事情,管不好得不到認同,理不清不能凝聚力量,唯有懂得激勵之道的管理,才能管而不死、活而不亂,這也是我們在管理上所要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