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妨來點雙向思維(1 / 1)

交際能力不是噱頭,而是一種人際互動的技巧和方法。交際說到底還是一種情感付出,你付出的多少決定互動活力的強弱,而且越是在公民社會裏,我們越是應該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否則人與人之間難以形成良性互動。

兒子學習圍棋的興趣很濃,因此學棋十分用功,長進自然特別大。記得有一次,他剛剛越級升到高級班,在班級常規比賽中,幸運地下贏了班級的老學員,對於少學幾個月時間的他,自然高興得不得了,我去接他的時候,他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即刻告訴了我他的戰績,恰恰對方也站在孩子身邊。當時我沒有說什麼,等下了教學大樓,便給他講起了人際互動的小常識,教育其在取得成功以後,高興一下子是常事,但不要一直沉醉其中,尤其要考慮對方的情感。假如你贏了過於高興的話,會無意識地傷害對方的感情。你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當你輸棋後對方如此,你的心裏又是啥感想?最為重要的是,你不懂得關心他人感受,就不可能交上知心朋友,因為朋友時常在你身邊,而你卻不懂得照顧他的情緒,他咋會願意與你深交呢?人在社會上的圈子很多,但所處的不變原則是,哪個圈子感覺越輕鬆,他就會往哪個圈子跑。孩子聽了後,點了點頭,似乎領會了,但我卻不敢保證。

我倒覺得童言無忌,小孩子所說的話都是無心的,因為他們還不懂得什麼叫內斂,表達理應是一種直接的內容,沒有半點兒水貨參雜其中,但隨著年齡的不斷長大,理應學會交際的技巧和方法,懂得珍重朋友和他人,這是為人的基本常識。於是,我進一步給孩子講解,在處理問題時,應堅持雙向思維,即在考慮自己心情的同時,還應想到他人的感受。

兒子對雙向思維自然不甚理解,我便告訴兒子,雙向思維包括逆向思維和正向思維,逆向思維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體量他人的感受,正向思維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具體的問題,即不僅要考慮自身的感受,更要考慮他人的心情,且始終以平等的思想去對待自己和他人。否則,你不尊重對方,對方咋會尊重你。反過來也是如此,別人不尊重你,你自然也不會尊重別人。

兒子理解這個道理後,又問我怎麼才能做到與他人平等?我隻好給他講起大道理:就是在感情上不傷害對方,做事不損害對方利益。隻要做到了這兩點,你與他人的相處也就實現平等了。

我提出這種思想,也許有人會感到驚奇,因為中國多是強調逆向思維的,對於正向思維的忽視有加,比如犧牲個人利益維護集體利益、犧牲農民利益促進工業發展等思想,就造成了平等發展的製度鴻溝,而我們現在的文化背景改變了,麵臨的是東西方文化的互動、亞太文化的相融、自身文化的創新發展,尤其是公民社會的逐漸成熟,平等思想已經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心靈。

我接受了這種思想觀念,自然願意把它送給兒子,因為我不想用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思想來教育孩子,也不會用犧牲他人利益來成全自己的觀念去培養孩子,而是想給孩子以公民社會的民主理念、平等思想,使其真正能夠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公民。

智慧點經:既堅持自己的想法,又考慮到朋友的情感,是實現人生中雙贏互動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