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價值

Facebook是什麼?這個問題恐怕連Facebook的創建者馬克·紮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說不清楚。有1000個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種關於Facebook的定義。

對於喜歡收發信息的人們而言,它是一個發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發布平台,也是互聯網上最大的分享網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網頁上每個月有近75億張圖片、2000萬個視頻和6000萬則新聞、日誌之類的新內容上傳。這裏上傳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紮克伯格不無驕傲地說:

“我們擁有整整一個世代裏最具威力的信息傳播機製。”

或許,有一天你會不經意地發現,你獲取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改變,過去我們大多是從電視、報紙上獲取消息,但是現在,信源可能就是你的朋友。一件新聞事件發生後,為何要到專門的新聞網站去看,而不是第一時間從朋友那裏收看?就連Google的一位產品經理也不得不承認,當信息來自某個朋友時,用戶會覺得更加可靠。比如在埃及抗議的活動中,抗議者隻通過Facebook、Twitter這樣的社會化工具收看即時消息,他們聲稱:“我們不相信電視上播放的消息。”在Facebook、Twitter上可以聽到世界上的另一種聲音。

對於喜歡交友的人們而言,Facebook是他們最好的交流工具。在Facebook上,人們通常會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即時聯係方式列在自己的簡介中,用戶不必費盡心機地尋找想認識的人的電話或者郵箱,隻要鍵入對方的名字,就可以與對方取得聯係。通過Facebook,用戶還可以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及最近的活動,可以輕易地熟悉並了解對方。比如,你參加宴會被一個漂亮的女孩吸引,你想認識她,想了解她是否有男友,想知道她對什麼感興趣。你隻要在Facebook上輸入她的名字,就能找到她的主頁,所有你想知道的信息都在上麵。而這些信息都是用戶自願提供的,他們願意和朋友分享這些東西。

對於憤怒的公眾而言,Facebook還是他們進行組織的總部,它可以迅速組織起超過百萬乃至千萬的人群。埃及於2011年1月資料來源:新浪財經Facebook全球月活躍用戶數(單位:百萬)

25日在解放廣場上爆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就是通過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社會化媒體組織的。一位埃及抗議者為了銘記Facebook的功勞,甚至給他剛剛出生的女兒取名為Facebook。從這個意義上講,像Facebook這樣的社會化媒體早已超越了一個網站的功能,在信息的發布、傳播之外,已然成為整合、組織無組織公眾的免費工具。

Facebook在改變著人們接收傳信息、傳播信息及交友娛樂的方式,每天登陸Facebook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習慣。當Facebook平台上聚集起超過8億的用戶時,它所蘊藏的商業價值再也不可能被人們忽視了。2012年,Facebook提交申請上市文件後,華爾街對其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甚至有人預測,Facebook會全麵超越巨無霸Google。Facebook的商業價值究竟在哪裏?

史上命中率最高的媒介

Facebook最有價值的是它忠實的活躍用戶。這些活躍用戶停留時間超過53分鍾,這是最讓競爭對手們羨慕的,也給廣告商們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間。

Google的廣告模式隻是在用戶輸入關鍵詞後提供相應的信息。

在這之前,它無法讓用戶產生搜索的需要;在這之後,它也沒有能力說服用戶購買它們提供的信息中的產品。例如,在Google搜索欄裏輸入關鍵詞“數碼相機”時,用戶能夠看到佳能、索尼等相機的廣告,但Google卻無法說服用戶一定要購買特定某家的產品。Google所做的工作隻是提供信息,引起用戶注意。

但是,Facebook卻完全不同,用戶在Facebook上停留的53分鍾足夠讓廣告商家說服用戶購買他的產品。換句話說,Facebook有能力在用戶間或用戶與廣告投放者之間搭建雙向對話。廣告商可以在Facebook上建立主頁和用戶發起互動,推出相關活動讓用戶參與其中。這種方式把廣告變成了“內容”,不會引起用戶的反感。比如,馬自達在Facebook上邀請粉絲們設計一款2018年的汽車,吸引了全世界設計係的同學的參與,其粉絲數也爆增。在用戶看來,這並不是廣告,而是馬自達發動的一場活動。用戶享受到了參加活動的樂趣,馬自達則吸引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和自己對話。一旦廣告商和用戶建立了聯係,廣告商就會有機會讓用戶購買自己的產品。Facebook也因此獲得了不菲的廣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