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跋(1 / 1)

陳龍同誌編著的《臨夏人物誌》,經過他幾年的努力,終於和讀者見麵了。這是我們臨夏自有史書記載以來的第一部較完善的綜述臨夏人物的大作;也是我州精神文明建設方麵的一部好教材。深感欣喜,特致賀忱。

臨夏曆史悠久,人物薈萃。在曆史發展長河中,湧現出了無數偉人誌士、愛國將領、革命先驅、名師宿醫、能工巧匠……他們的豐功偉績、傑出貢獻、高尚情操、忘我精神等,感人肺腑,催人奮進,流芳百世,堪為楷模。也出現了一些有功兼有過於國家和人民的雙重人物,功過孰大孰小,曆來評說不一。也出現了一些貪官汙吏,土匪惡霸,魚肉百姓、禍國殃民的奸宄民賊,其罪行令人發指,遭人唾罵,遺臭萬年,警鍾長鳴。陳龍同誌大膽地把正反兩方麵的人物,一並搜集其史實彙編成書,力求對史料“實事求是”,客觀地秉筆直書,不誇張功績,不文過飾非,也不加任何評語,讓所刊人物的是非功過,均由讀者和後人去評議。目的在於使人“以史為鑒”、“以人為鑒”,得到啟迪,受到教育,分明愛憎,洞悉是非,知道如何修身做人,為官處世,借以了解臨夏的過去,認識臨夏的今天,憧憬臨夏的未來,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樹立遠大理想、宏偉抱負,增強獻身臨夏“四化”事業的意誌和決心。也可作為鄉土教材,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革命傳統、道德修養等方麵的教育,培養他們成為“四有”的棟梁之材。

《臨夏人物誌》的初稿和打印稿,蒙陳龍同誌送來,我都詳細閱讀了,真是先睹為快。感觸良多,受益匪淺,希望讀者能仔細閱讀,方可知老朽之言不謬也。

八秩回叟馬效融

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