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矽穀到中關村 那個自由的男孩
偏居中國西北的山西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在封建社會,傳統的觀念是重儒輕商,四民之中以士為第一等,商為末等。但是到了明清時期,這種傳統的價值觀在山西受到了強烈衝擊,山西人摒棄舊俗,褒商揚賈,以經商為榮,把優秀子弟送入商海。山西大商人席銘曾說:“丈夫苟不能立功名於世,仰豈為汗粒之偶,不能樹基業於家哉!”顯然,山西商人理直氣壯地把入仕立功名與經商相提並論。
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建生由此認為,山西商人已經不再僅歐僅把經商作為一種養家糊口的途徑,而是作為一項畢生的崇高事業來追求,作為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必經之途來對待。正是這種價值觀念使人們在衝破預想不到的困難去開辟廣闊市場時得到了精神支柱。
他認為,晉商在重商立業的創業精神引導下,在“義”和“利”的問題上,有其獨特的理解和行為規範,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明清時期,山西與浙江、廣東同為富庶之省,山西人就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商幫,後人尊稱之為“晉商”。“晉商”中有個著名番號叫“魁盛號”出自陽泉。陽泉位於山西省東部,處於太原、石家莊兩個省會城市的中間位置。
1968年,一個小男孩在山西陽泉出生了,父母給這個孩子取名李彥宏,“彥”的意思是有智慧。李彥宏是聽著那些“晉商”的傳奇故事長大的,但李彥宏所在的家庭卻與商人沒有關係。
李彥宏的父母都是當地的工人,這是一個非常普通但卻朝氣蓬勃的家庭,因為這個家庭裏連續出了幾個北京大學的學生,這無論是在當地,還是在整個陝西,都是比較少見的。李彥宏兄妹五人,他是老四,上麵有三個姐姐,下麵是一個妹妹。作為家裏唯一的男丁,尤其是在傳統觀念比較強的山西,李彥宏可謂集全家人的寵愛於一身。李彥宏的三姐考上北京大學後又到美國留學、工作。三姐明顯給李彥宏樹立了一個榜樣,同時也給小小的他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從小被這麼多人寵愛,他應該比那些姐姐或者妹妹們要更出色,要更加優秀。
因此,李彥宏從小就憋了一股勁,一定好考個好學校,發揚家人的傳統。但是,年幼的李彥宏還是改不了貪玩的習性,所以,有時候母親就對李彥宏說:“你有你姐丟了那點(勤奮)就不錯了”。
小時候,李彥宏愛好廣泛,他一度著迷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
初中三年級的時候,李彥宏突然“開竅”了,他想到陽泉一中上學。這是一所在整個山西都赫赫有名的重點高中,當時的高考升學率達80%,考上重點院校的學生比比皆是。能考上這個高中,上重點大學都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