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百度真正誕生 樹大招風
2002年是百度創造奇跡的一年,從閃電計劃到搜索大富翁,從IE搜索伴侶到MP3搜索,百度推出新品的速度明顯加快。然而樹大招風,當一個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牽涉到的利害關係越來越多的時侯,麻煩就會無法抑製地爆發出來。
2002年7月,百度剛開始做地址欄市場不久,就遭遇了強勁的競爭對手3721網絡實名。在當時的背景下,地址欄搜索流行的是誰最後安裝誰生效的慣例。如果一部電腦先安裝3721網絡實名,完了再裝一個百度搜霸,那麼在搜索框輸入搜索條件的時侯起作用的插件就是百度搜霸。這本來不是什麼大問題,用戶有選擇使用什麼軟件的自由。但是這對於3721來說,影響卻是巨大的,它的一切業務模式都是專門針對搜索而製定的,鑒於當時百度在中國搜索行業的地位,它認為這個規則實際上間接幫助了百度,存在不正當競爭。於是,3721在其網絡實名軟件中加載專門刪除、破壞百度搜霸運行的功能,導致所有安裝3721網絡實名軟件的電腦均不能正常運行百度搜霸軟件。百度當時就對此舉做出了反應,除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外,還發表公開文章對3721的惡意行為給予回擊。百度和3721的官司在後來拉拉扯扯地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期間百度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公眾壓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和3721的糾紛還沒結束,接下來的9月又鬧出了Google屏蔽事件。事情的緣由是那段時間Google的網址突然不能訪問了,如果搜索Google.COM,網站就會被隨即解析到天網,解析到百度,還可能被解析到其他什麼公司。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會不會百度在背後搞的鬼。
首先,Google是百度最大的競爭對手,它的網站被封最大得益者毫無疑問將是百度;其次,百度作為國內搜索技術一流的企業和Google的競爭對手,就其所掌握的技術及對對手的了解而言,百度是專家。於是,百度的某些競爭對手在網絡上散步謠言詆毀百度,很多不了解真相的網民信以為真,紛紛指責百度,百度此時可謂有口難辨。作為一間商業公司,沒有證據,也不知道背後是誰在做手腳,就貿貿然地出來發表公告進行辯解,可能會讓人覺得你是此地無銀三百倆。所以百度更多的是選擇三緘其口,隻是私下向發郵件指責百度的網民進行了解釋。此時的百度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如果說3721的官司、Google屏蔽事件等更多的是對百度企業管理及公司誠信考驗的話,那麼在2003年5月15日至18日之間發生的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黑客攻擊則是對百度技術水平的一種強硬挑戰。自5月15日22∶00起,百度的檢索量突然大增。5月16日,攻擊更加強烈,每秒鍾攻擊次數高達1000次,同一個詞被查詢次數最多達38863次。直接攻擊遭到百度自動防禦係統抵抗後又繞道百度客戶、一著名門戶網站,盜用其名義進行攻擊。5月17日16∶00,黑客又轉而對百度展開正麵進攻。百度數十名工程師展開頑強抵抗,共與黑客進行了長達66小時的激烈戰鬥。5月18日15∶54分,黑客終於敗下陣來,停止攻擊。作為最大的中文搜索門戶,百度當時還同時為Yahoo、Sina、sohu、netease等著名門戶提供搜索服務。如果在此次較量中敗陣,國內大部分網民將受影響,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堪設想。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百度在這次黑客攻防戰中遭受了一點損失,但是同時也向外展示了自己強大的技術實力。
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百度連續遭遇了三次重大考驗,但值得慶幸的是每一次百度都能安然度過,這其中可以說是天眷百度,但更重要的是百度自身所具備的良好質素及其管理層的沉著應對。經過這些坎坷,百度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也使得百度在日後大大小小的危機中可以從容不迫,淡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