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立世:感曠達人生泰然抒懷(5)(1 / 2)

生命不因年老而塵封

在我的腦筋裏還殘留著許多舊東西,封閉就是其中之一。我現在雖然真正到了耄耋之年,但是我沒有大毛病。在這樣的情況下,封筆的想法竟然還在腦筋裏蠢蠢欲動,豈不是笑話!所以,我絕不能封筆。

——季羨林

歲月會流失,年齡會增加,青春和容顏都會離我們而去,這些讓我們值得驕傲的資本怎麼留都留不住,但是,有一樣東西,卻比這些資本更值錢,那就是年輕的心。

在季老的一篇名為《我不能封筆》的文章中,他說,自己雖然已經進入老年,已接近古時可以封筆的時候了,但他不想學韓愈,他在五十歲的時候就哀歎自己的蒼老,這不是季老的榜樣。時代在進步,生活在變好,他是社會的一份子,他覺得應該為社會的進步作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件事就是用手中的筆,寫點東西,做些文章。

季老在自己老年的時候秉持不封筆的信念,實質是對生命的一種積極和樂觀,他對生命仍抱有理想,是這種精神讓他年輕,具有戰鬥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永遠年輕,因而在祝福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青春永駐,永遠年輕。但一個人的生命從年輕到衰老,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為了延緩衰老,或者在自己老年的時候仍能精神十足,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最重要。

一個人年輕與否,除了他(她)的生理年齡和外表外,更重要的是他(她)的心理年齡,即是否擁有年輕的心態。如果你隻是有一個年輕的外表,而失去一顆年輕的心,那你的“年輕”也不會保持多久。保持年輕的心態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做一個成年人,回歸孩童的幼稚,而是要求我們對待現實的心態更積極一些,更熱情一些。

對於一個積極生活、熱愛生命的人來說,年齡隻是一個數字。你若認為自己衰老,就會變得老氣橫秋;你若認為自己年輕,就會變得生機勃勃。歲月隻能在人的皮膚上留下皺紋,失去對生活的熱情才能使人的心靈起皺。人的一生必然從青年走向老年,隻要珍惜和把握,無論在哪一個年齡段,都可以創造屬於你的輝煌。

建興五年,諸葛亮決定興師伐魏。因為趙雲已七旬,諸葛亮從愛護老將出發,怕其有失,不僅毀了他一世英名,還有損蜀軍士氣,所以不願派他出戰。趙雲厲聲說:“我雖然年老,但是還有廉頗的勇猛,馬援的雄風。他們兩個都是古代不服老的人,為什麼就不能讓我上戰場呢?”諸葛亮最後勸不住,隻好派鄧芝為副將,讓趙雲率兵打前鋒。魏國夏侯淵之子夏侯茂請命退蜀兵,率兵來到長安聚集人馬。西涼大將韓德領著四個兒子率羌兵八萬來見夏侯茂,夏侯茂大喜,派其為先鋒。韓德於是帶兵來到鳳鳴山,正遇蜀兵,兩軍交戰。韓德父子見趙雲年老,不把他放在眼裏,但沒想到老將趙雲老當益壯、威風不減當年,一口氣殺斬了韓德的四個兒子,嚇得韓德抱頭鼠竄,西涼兵大敗而走。

年老者如趙雲,一顆赤子之心正是他突破年齡的限製、再為蜀軍立下汗馬功勞的最大原因。不服老,正是很多邁入花甲之年的老英雄、老戰士、老專家、老教授等耗盡自己最後一絲力氣,也要把一輩子的所獲所得貢獻出來的動力。由此可見,不服老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態,它比靈丹妙藥更能給人帶來積極的力量。

年輕,意味著放棄固執的溫室和停滯的享受而去開創生活,意味著具有超越羞澀、怯懦的膽識和勇氣。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服老,即使到了60歲也不遜於20歲的年輕人。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衰老,隻有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消極麵對世事才會變為真正的老人。歲月不可避免地在你的皮膚上留下蒼老的皺紋,但若保持熱情,歲月即無法在心靈上刻下痕跡,隻有憂慮、恐懼和自卑等消極情緒才會使人苟活於塵世之間。

無論是70歲還是17歲,60歲還是16歲,52歲或者25歲,每個人的心裏都會蘊涵著奇跡般的力量,都會對進取和競爭懷著孩子般的無窮無盡的渴望。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都擁有一個類似無線電台的東西,隻要能源源不斷地接收來自人類和造物主的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息,你就會永遠年輕。

永遠年輕的狀態是需要用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人生的挑戰去保持的;否則,你的心便會被玩世不恭的冷漠和悲觀絕望的嚴酷所覆蓋,哪怕你才隻有20歲,你也會衰老。但如果你永遠保持熱情和“不服老”的精神,捕捉每一個積極進取的音符,那麼你就會有希望在古稀之年依然年輕。

辭得了尊名,辭不了尊敬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彙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

——2006年“感動中國”頒獎辭

名利本為身外物,卻是許多人執著追逐之物。五千年曆史,自從有了階級的觀念,追名逐利變成了世俗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無幾人能免俗,這正應了那句“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季老也稱自己是愛名利之人,卻不是追逐名利者。他活了近百年,什麼名利都已看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