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長在美國南方
1909年,宋慶齡如願以償,考到梅肯市威斯裏安女子學院文學係。宋美齡囚年齡尚小,不能進入大學學習,便留在德莫雷斯特,同小夥伴們一起進入皮德蒙特學校讀書,宋慶齡和大姐宋藹齡商量後,把她安排到宋藹齡的一個同學的母親莫斯夫人家裏。每逢禮拜,藹齡和慶齡都要帶些水果之類的東西來看望美齡,以解小妹的思鄉之情。美齡很喜歡這個小村莊,與村裏的許多小姑娘都成了要好的夥伴。她經常和同伴們一起津津有味地大嚼從亨特老先生的雜貨鋪買來的五分錢一塊的口香糖,說著一些女兒們的知心話,彼此親密無間,打成一片。
宋美齡在皮德蒙特非常愉快地度過了9個月。她看到班內許多同學都是來自遙遠山區的成年男女,為了維持生計和取得接受基礎教育的機會而不得不含辛茹苦地奮鬥,甚為感動,對他們深表欽佩,從而認識到:“他們和他們那樣的人,正是任何民族的支柱。”受到同學們的影響,宋美齡的學習上也有很大進步。原來她的英語知識比較薄弱,在詞語的表達上,經常出現可笑的小毛病。為了糾正這些毛病,老師教她從語法上分析句子,結果收到成效,使她能比較準確地用英語將自己的意圖表達出來。哲學成績也很好,平均分數為98分。但算術成績則比較差,尤其對百分比的換算沒有弄懂,據說僅能得“C等”,勉強及格。
有一年聖誕節的前幾天,宋美齡與另外3個同伴決定發揚基督愛己及人的精神。為他人謀幸福,於是每人拿出25美分,總共湊成1美元,買了些土豆、牛奶、牛肉餅、蘋果和桔子等,送給住在鐵道旁的某個窮人家,並努力做到謙遜不驕,不把自己的高尚行為告訴任何人。
當時她們最喜歡的娛樂活動是去森林中采摘榛子,一到星期日下午,她們總是沿著一條滿是塵土的長路,走到樹林中去。有時她們很幸運,會碰到一個趕馬車過路的好意農夫,他會讓她們搭他的車,而且給她們吃他午飯吃的玉米麵麵包,偶爾還會撕下油炸小雞的雞腿給她們吃,好心的車夫讓她們在樹林邊下了車,並總要照例再告誡一番:“你們女孩子家最好天黑前就動身回家。”然後,她們總是蹦蹦跳跳地跑進樹叢裏,上采摘榛子或是黑莓,一直到很晚才回來。
當時宋美齡讀了很多書,她特別喜歡坐在住的那幢房子旁邊兩棵樹之間的一張木凳上讀書。她住在男生宿舍管理員莫斯夫人家裏,同她的女兒羅西娜和魯比住在一起。羅西娜啟發宋美齡學會了顫音、半顫音、和弦以及五指練習的複雜彈奏。那時,她學會了演奏諸如《小耗子田野四處跑》一類的小調,另外還學會《小羊倌》一類的曲子。
總共9個月的學習和生活使宋美齡對這個南方小鎮充滿了感情,就連她的英語發音都帶有濃鬱的南方鄉音。在美國的日子裏,宋美齡也時常以南方人自居。有一次,曆史老師讓她敘述謝爾曼將軍在南北戰爭中進攻南方的經曆。宋美齡當時憂鬱地答道:“原諒我,這個問題使我很難過,因為我也是個南方人。”
宋美齡因為年齡太小,不夠上大學讀書的條件,甚至連作為“特別生”進威斯裏安女子學院也不行。在她12歲時,該學院老院長格裏退休了,新任院長安斯沃夫主教改變了非本院學生不得住在學院宿舍裏的規定,這樣宋美齡可以到宋慶齡身邊來了。
宋氏三姐姊妹每人都在佐治亞州呆過5年,但是美齡隻有一年是正式在威斯裏安女子學院念書的,其餘4年都是由於打破或修改規定才收留她的。
院長安斯沃夫主教有個比宋美齡小兩歲的女兒叫埃洛伊西,也住在學院裏。埃洛伊西體質贏弱,但性情活潑,她們倆很快就成了好朋友,經常在維多利亞式的主樓過道裏跑來跑去,窺視或捉弄學院裏的女學生。宋美齡雖然在宿舍樓裏有一個自己的房間,但她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院長安斯沃夫家裏。安斯沃夫夫人曾寫過一篇文章,回憶那段難忘的日子。她寫道:
有一個同她年齡相仿的夥伴一道玩,埃洛伊西高興極了。美齡從到這兒來的第一天起,同我們相處就一點也不拘束,她的空閑時間基本上都是同埃洛伊西在一起。有一次,她們倆人吵了一架,都撅著嘴,美齡板著臉,很不高興。按說她們已經重新和好了,但美齡還撅著嘴。埃洛伊西非常怕自己的朋友的感情受到傷害,於是我決定向美齡談談寬宏大度的美德。我問她是否對自己的狹隘心腸感到羞恥。但是,美齡眨了眨眼睛,脫口回答說:“不,安斯沃夫夫人,我倒是挺喜歡這樣。”
這兩個女孩非常喜歡躲在客廳的窗簾後麵,窺看學院的姑娘們同男朋友在那裏幽會。她們常常格格地笑著跑回來,把看到的情景敘述給我聽。再也找不到比她們更浪漫的女孩了,每次有姑娘訂婚,她們都像大家一樣興奮。
我的兒子威廉和馬爾科姆常常用手推車推著這兩個小女孩在學院的長走廊裏上下奔跑,讓她們高興。這時美齡盤在頭上的烏黑的辮子常常會垂落下來,被風吹得揚起來。在威廉和馬爾科姆拉著她們玩的時候,美齡的脾氣總是很好的,美齡在同人交際時總是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