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識蔣介石之前,宋美齡已多次聽孫中山誇獎蔣介石,說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才。
1922年12月初的一個晚上,宋子文在上海莫裏哀路孫中山寓所裏舉辦社區基督教晚會,宋美齡首次見到了蔣介石。宋美齡的美麗、大方、出眾的談吐和綽約風姿,給蔣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暗自感歎“欲求伴侶,當在斯人矣”。
雖然蔣介石當時還隻是孫中山的一個小小追隨者,在粵軍中擔任參謀長,但他留給宋美齡的印象也不差。10多年後,宋美齡回憶初次見麵的情景時說:“他那對閃亮射人的眼睛告訴我:他是個英雄……相形之下,遠比我的二姐夫英俊。”因此她對蔣介石比較熱情,幾度用上海話和他交談。在蔣介石的要求下,彼此留下了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後來,倪老夫人過生日,宋美齡還打電話給蔣介石,邀請他去家裏做客。雖然如此,宋美齡似乎沒有蔣介石想得那樣遠,或許隻是當作一個值得交往的一般朋友看待的。五年後,蔣介石回憶說自己一見傾心,認為對方是自己理想的伴侶,“其時宋女士尚漠然。”
這年年底,蔣介石央求孫中山把妻妹宋美齡介紹給他,並稱自己已經和元配毛福梅離異,同侍妾姚冶誠斷絕了關係,但有意隱瞞了新婚才一年的陳潔如。
孫中山對蔣介石的風流韻事也略知一二,他當時沒有明確表態,隻是很含糊地說:“等等吧。”遲疑了一下,他又補了一句:“這主要看美齡的心思,她心高氣傲,你先耐心等一等。”
當孫中山把這件事告訴夫人宋慶齡時,宋慶齡氣憤地說:“我寧可看到美齡死,也不願看到她嫁給那個自稱沒有妻室的人!”
孫中山並沒有把宋慶齡拒絕的話轉告給蔣介石,隻是語重心長地對蔣說:“等一等吧。”
不久,蔣介石追隨孫中南下廣州,為建立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而奔波。這期間蔣介石去蘇聯考察了3個月,回國後受命主政黃埔軍校,並兼任粵軍參謀長。隨著政治地位的提高,蔣介石密切了同宋家的關係。在孫中山逝世之前,蔣介石又曾兩次提起過這門親事,但每次得到的答複都是“等等”,蔣介石並沒有因此而灰心。
到廣州後,蔣介石曾先後給宋美齡寫過好幾封信,集中表達自己對她的蓋世才華和遠見卓識的愛慕之情,但沒有直接談到婚姻。宋美齡在抗戰期間曾對機要秘書張紫葛說過,她也回過信,念蓄表示接受他的讚賞,偶爾也縱論革命之道,實際上傳遞了惺惺相惜的意思。
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利用各種機緣,縱橫捭闔,逐漸樹立起自己的權威。到1926年6月,蔣介石已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終於集大權於一身,成為一個“鐵腕”人物。雖然陳潔如總是以夫人身份隨侍左右,但蔣介石戀戀不忘宋美齡,先後托人向宋美齡的兄姊提及這門婚事,都沒有得到答複。沒有人知道宋美齡在這段時間對蔣介石的真實感情,但是在1926年7月她曾出現在為北伐軍總司令送行的盛筵上。
有資料可以佐證,隨北伐軍勢如破竹的進軍,蔣介石在國人心中的形象已經日漸高大起來。1926年12月,一個婦女寫信給胡適說:“我近來心目中隻有兩個英雄(你曉得婦女心目中不能不有英雄的),一文,一武,文英雄不待言是胡適,武的也不待言是蔣介石。這兩個好漢是維持我們民族命運的棟梁!”
對有遠大政治抱負、一直在尋腕“鐵腕”丈夫的宋美齡來說,其政治嗅覺絕對不會比那個寫信的婦女遲鈍。況且,她從與蔣介石相識以來,一直在注意這個被孫中山稱為“人才”的人。
在軍事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時候,圍繞著汪精衛的複職,蔣介石在黨內的地位都遭到嚴峻的挑戰。靠軍事起家的蔣介石為了彌補自己在黨內威望和人緣方麵的不足,加緊籌劃間宋氏家族的聯姻。1927年初,在九江時,蔣介石把自己的政治聯姻計劃透露給了當時的夫人陳潔如,意求她犧牲五年的時間配合自己的政治謀劃。
到蔣介石叛變革命在南京建立政權後,他的確漸漸開始獲取宋美齡的芳心。1927年5月,由宋靄齡牽線,宋美齡應邀赴鎮江同蔣介石一起遊玩了金山、焦山,兩人的關係開始密切。在數月之後,蔣宋之間的這場愛情長跑終於開始有了結果,宋美齡允諾了可以嫁給蔣介石。
在認識宋美齡之前,蔣介石已先後有過三次婚姻,即原配毛福梅、側室姚冶誠、妾陳潔如。雖說才和陳潔如結婚剛一年,新婚的甜蜜還洋溢在心頭,但他一見宋美齡,便決定追求她,其決心之大,意誌之堅,決非簡單地傾心於宋美齡的纖細身姿和花容月貌。
蔣介石追求宋美齡的最主要的目的還在於他要贏得孫中山的信任,以便成為孫的繼承人。要得到孫中山的信任,最好的辦法是成為孫中山的親戚,與孫中山結成連襟,蔣介石自然明白裙帶關係在中國的重要性。《大公報》創始人之一的胡霖對此做過如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