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赴西安救夫君(5)(1 / 2)

飛機剛停,張學良第一個登機迎了上來。其狀甚憔悴,局促不安,麵有愧色,我仍以常態與之寒暄。離機時,我以不經意的語氣請他不要讓他的部下搜查我的行李,以免弄亂了不易整理。他聽後一怔,立即答道:夫人哪裏話,我怎麼敢那樣做。這時楊虎城也接踵而至,我坦然與楊握手,就好象一個偶然過訪的常客。楊開始很窘,但見我鎮定自若,他才鬆了一口氣。

宋美齡這次給蔣介石帶了許多吃的、用的東西,有蔣介石喜歡吃的浙江家鄉的黴幹菜,還替蔣介石帶來了一副假牙。

在張公館稍事休息後,宋氏兄妹即在張學良的陪同下去見蔣介石。因為事前沒有通報,正麵壁冥思的蔣介石突然見到宋美齡出現在眼前,驚喜交加,說:“餘妻真來耶?君入虎穴矣!”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述及與宋劫後重逢的情景:

我妻子突然於下午四時乘飛機來到西安。我驚訝萬分,如在夢中。我前幾日曾再三叮囑子文,勸妻子萬萬不可到西安來,沒想到她竟然身冒萬險入此虎口。我感動至極,悲咽流淚,不可言狀。妻子強作歡顏,但我卻更增憂慮。十餘天來,我對自身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今日,我還必須時刻顧慮到妻子的安危。我妻子智勇慈愛兼備,平時我就相信她日後必能為黨國效忠,而且我們還經常同心共勉,誓為總理之主義奮鬥到底,我們都互相期待著能有所成就,我怎能忍心讓她犧牲於這座危城之中呢?

宋氏兄妹把南京情況告訴蔣介石,勸其今天不應輕言殉國,應珍惜生命,為國家努力,他們私下交換了有關如何談判的看法。當時,張、楊、周提出以八項政治主張為基礎進行談判。蔣介石雖然讚同和談,但卻說他不能直接參加談判,而由宋氏兄妹作代表出席,並且他將不在協議上簽字,但他將以“領袖人格”來擔保實現。

宋美齡見蔣後,立即帶著蔣的指示去見張學良。宋美齡批評了張學良此項行動太莽撞,並希望張學良盡快收拾“危局”,送蔣回家。張表示他絕無傷害委員長的意思,而且一不要錢,二不要地盤,隻要委員長同意抗日,簽不簽文件都可以,他“個人亟願立即恢複委員長之自由”,惟此事關係者眾,不得不征求楊虎城等人同意。楊虎城及其部下提出釋放蔣介石的條件,要求蔣介石必須在協議上簽名。

宋美齡感到此事有了麻煩,為了爭取蔣介石早日獲釋,她不得不求助於中共代表周恩來。23日和24日,宋美齡與周恩來作了兩次長時間的談話。第一次,周首先說明中共沒有參與西安事變,並闡明了中共和平解決事變的主張。然後,周恩來從中國革命所經曆的困難和曲折談起,說明九一八事變後,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共希望團結抗日,但蔣介石對中共團結抗日的要求始終不予理會。當前,是改變政策的好機會,望他們兄妹勸蔣回心轉意,這對國家、對個人均有好處。

宋美齡說:既然中共有誠意,應在政府領導下,共同努力。周恩來說:隻要蔣介石同意抗日,中共擁護他為全國領袖,並且指出除蔣介石外,全國沒有第二個適合的人。周還談到國防、經濟上的問題,對唯武器論和抗日長期準備論作了分析和評論。宋美齡要求周恩來做勸說楊虎城的工作,使楊同意早日釋蔣,周表示同意。

第二次談話時,宋美齡明確表示讚成停止內戰,她對周恩來說:“我等皆為黃帝裔胄,斷不應自相殘殺,凡內政問題皆應在政治上求解決,不應擅用武力。”

23日上午,在金家巷張公館的西樓二層開始了第一次談判。宋子文代表蔣介石,西安方麵是張學良、楊虎城和周恩來。關於這次談判的情況,周恩來在當天給中共中央的電報有如下記錄:

我提出中共及紅軍六項主張:

子、停戰,撤兵至潼關外。

醜、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寅、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

卯、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共產黨公開活動(紅軍保存獨立組織領導。在召開民主國會前,蘇區仍舊,名稱可冠抗日或救國)。

辰、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