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赴西安救夫君(6)(1 / 2)

張學良說:“實在萬不得已,我們可以動用武力,但那樣對你太危險了。我可以帶委員長偷偷地出走,你和端納飛往洛陽。我給委員長化裝,用汽車帶他出城,把他帶到我的軍隊駐地,從那裏駕車到洛陽與你們會麵。”

宋子文表示同意。但宋美齡堅決反對,她說:“委員長的身體根本忍受不了長時間的汽車顛簸。再說,與其這樣偷偷摸摸地走,還不如體體麵麵地死在這兒。”

張學良早有放蔣的意思,但放蔣是件大事,西安三方麵意見不一致,尤其是軍內將領和各方人士,幾乎是一致反對的。他猶豫了一下說:“走是可以,但總得準備一下,今天走,怕是來不及了。”

“來得及,來得及。”宋美齡連忙表示:“我來的時候坐的飛機還在西安,要走很方便。還準備什麼呢?至於有人顧慮日後共事,多有不便,這是多餘了。你可以轉告他們,委員長說了,他是領袖,是決不會計較的,尤其你們弟兄之間大仁大義,決不抱怨。”

張學良同意讓他們今天離開,並表示:“隻要委員長回南京聯合抗日,學良願意負荊請罪。”

宋美齡說:“你不怕南京有人對你下毒手嗎?”

張學良表示:“如今是抗戰第一,委員長必須抗戰,為了挽回委員長的名譽威信,實現收複東北的夙願,我個人的得失生死算得了什麼!”

3.無言以對張學良

12月25日上午,張學良告訴楊虎城和周恩來,他將釋放蔣介石,並且親自送他們回南京。楊虎城不同意釋放,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結果不歡而散。

25日下午2點過後,張學良打電話請楊虎城到金家巷張公館來,楊虎城匆匆忙忙地趕到。張學良神色緊張地對楊說:“現在不走不行啦!夜長夢多,不知會出什麼大亂子。我今天決心親自送蔣走。我想在幾天內就可以回來的,請你多偏勞幾天。假如萬一我回不來,東北軍今後即完全歸你指揮。”

楊虎城為之愕然,雖說他已同意放蔣,但沒有想到張學良竟這樣匆忙,然而事已至此,為顧全大局,他亦不便反對,隻是力勸張學良不要親送蔣回南京,說:“放他就足見你我之真誠,送他實在是使不得啊。”

但張學良決心已定,表示:“老兄之言,學良感銘在心。但事情已定,隻好如此了。”

25日下午3時半左右,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陪同蔣介石、宋子文和端納,分乘兩輛汽車,非常秘密地從玄鳳橋高公館開出,悄悄地向西郊機場駛去。走時匆忙和秘密,連周恩來都沒有通知。

不一會,汽車抵達機場。這裏正集聚著兩千多人的群眾隊伍,準備歡迎來西安的綏遠抗日將軍傅作義。蔣介石不知底細,不禁大驚,以為是西安的群眾看他不肯在協議上簽字,特來機場示威,阻止他返回南京的。頃刻間他臉色大變,顯得極為緊張,趕忙握住楊虎城的手,顯得極其誠摯地說:“虎城,我答應你們的條件,我以領袖的人格保證實現,你們放心,假如以後不能實現,你們可以不承認我是你們的領袖。”

又說:“今天以前發生內戰,你們負責了,今天以後發生內戰,我負責。今後我絕不剿共。我有錯,我承認;你們有錯,你們亦須承認。”

宋美齡對張學良送蔣回南京作了這樣的解釋:他必須去南京,這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他已向他的同僚們保證,要為西安所發生的一切承擔全部責任;其次,他必須向世人證明,他的所做所為既不是出於叛變的動機,也不是打算反對委員長,反對委員長的地位和權力……一個發動兵變的高級將領急於到首都去接受對其罪行的審判,為有史以米還是第一次。這就是為什麼中央政府對漢卿表示寬大的原因。

1936年12月26日中午12時45分,蔣介石大婦乘坐的波音飛機在4架戰鬥機的護航下從洛陽飛抵南京大校機場。

兩小時後,張學良和宋子文、端納乘坐的波音飛機也降落下來了。但機場上歡迎的人群早已散去,除來迎接宋子文、端納的幾個人外,還有武裝憲兵和便衣特務。

當時,到機場接張學良的汽車是蔣介石的專車。張學良上汽車時,軍警們隻準張學良的兩名警衛(跟隨張學良來寧有4名衛上)上乍,將另兩名警衛人員留在機場。接著,軍警特務的汽車一前一後,把張學良的車子夾在中間,將張學良送到北極閣宋子文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