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失去在大陸的統治(5)(1 / 3)

國民黨不被蔣介石“訓斥”的人不多,而不被其他派係和其他大員暗中罵的人則更少,陳布雷可以說是國民黨上層最不引起非議的人物。他不越權,蔣介石放心;有才幹,蔣介石欣賞。權重而謹慎,位高而檢點,非關鍵時刻不說話,非深思熟慮不行事,他人無辮子可抓。所以陳布雷的位置從來沒人爭過,基本上沒有受到過國民黨眾多派係的威脅,這在南京政府裏是少見的。作為陳本人,在達官貴人中,和他人比起來,也確有異常之處。一不搭攀派係;二不拋頭露麵;三不取巧怠慢;四不奢侈豪華。

陳布雷一生聰明,工於心計,足智多謀,最後自殺而去,令人費解。

一直到死前,陳布雷在國民黨內的位置沒有動搖,與蔣介石的關係沒有改變,反革命的信念沒有減少。死純粹是失敗局麵和自己的病情,兩者均江河日下,無可挽回,促使他走上絕路。進入1948年11月中旬,南京政府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遼沈戰役剛結束,淮海戰役已經打響,軍事上的慘敗接二連三發生。政治上美國正在積極活動,圖謀換馬,讓李宗仁取代蔣介石,搞得國民黨上層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經濟上幣製改革帶來的惡果是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誰都知道,國民黨敗局已定,陳布雷更清楚這一點,失敗之際,心中難免惆悵空虛。為之服務多年的政權竟然要傾刻垮台,還不如一死了之,以免坐待滅亡日子的到來。此外,作為蔣介石的首席秘書,謀事失敗,對國民黨的垮台,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國民黨內不少人追究失敗責任,又不敢追究最大的責任者蔣介石,隻有罵出謀劃策的人,陳布雷當然成為議論的主要對象。如同戰場上的敗軍之將,無可奈何“成仁”而去,把“死”作為再一次向蔣介石、向反動政權效忠的機會,也成了無謂的殉葬品。

蔣介石的助手不少,應該對國民黨失敗負責的人很多,為什麼自殺的人不多。就陳布雷來講,還有第二個死因在起作用:身體也已到了垮台的地步,這是多年的寫作工作造成的。當編輯時,為趕寫文章,不分晝夜,休息不正常,患上嚴重的失眠症。當上蔣介石的“秘書”後,生活更不規律,半夜被叫醒是常有之事,所以失眠越來越厲害,到了隻有靠安眠藥才能睡上一會的程度。每晚服藥量從2片增加到6片,有時到正式睡時還要加服幾片。過量服用安眠藥使他身體孱弱,麵色枯槁,一副病態,有人曾誤認為是吸毒所致。夜裏失眠症無休止地折磨,再加上國民黨的敗局,兩個不治之症,使他對生活和存在失去信心,終於走上絕路。

13日早上,平時7時左右起床的陳布雷沒有起床,臥室緊鎖著。9點鍾,侍從室來電話催促他去開會,蔣君章回答:“陳主任身體不適,今天還未起床。”近10點鍾,人們感到驚奇。副官從氣窗翻進臥室時發現陳布雷已經僵硬地躺在床上,胸口隻有一點微溫。匆匆趕來的總統府醫官陳廣煜、熊丸檢查後斷定:2小時以前心髒已經停止跳動。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留下給蔣介石、陶希聖、張道藩、蔣君章、陶永標、夫人王允默及子女等人的10封遺書和一篇雜記後,吞服巴比妥安眠藥自盡,時年59歲。陳氏在死前已把後事一一吩咐完畢,遺書中連什麼樣的椅子交還什麼樣的單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就這樣有計劃、有準備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蔣介石對陳布雷的突然死去,非常悲哀。得知死訊時,他臉部顏色大變,立即宣布停止正在舉行的中央黨部會議,驅車趕往陳公館,見到屍體時眼圈都紅了。

樓上,陳布雷的辦公桌抽鬥裏,放有三封遺書,是分別寫給蔣介石、秘書及後人的,大致內容如下:

致總統:

今後以來,目睹耳聞,飽受刺激……與其偷生屍位,使公誤以為尚有一可供驅使之部下,因而貽誤公務,何如坦白承認自己身已無能為役,而結束其無價值之一生……

致秘書:

物價日高,務必薄殮、薄棺、薄埋……寓中新沙發三把,及單背椅十把,係宣傳小組之物,應移交宣傳部……善後事辦畢後,京寓結束,切勸內子早日返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