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靈柩暫厝於美國(3)(1 / 3)

宋美齡這次飛往美國,並非像以前那樣由“總統府”安排,而是由孔二小姐孔令偉負責一切事宜,載送宋美齡的飛機,當天上午6時50分,就由“華航”董事長烏鉞親自坐鎮指揮,從桃園中正機場飛到台北鬆山軍用機場。“華航”為送宋美齡,將頭等艙改裝臥鋪,並精選7名優秀空服人員隨機提供服務。

當天,受邀到機場送行的國民黨高級官員,上有李登輝,下至“副總統”李元簇、“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國民黨秘書長宋楚瑜、“五院院長”等各級首長夫婦,“行政院”院長李煥等人因為遲到,被擋在鬆山機場門外,吃足了閉門羹。

李登輝等人曾在鬆山機場貴賓室和宋美齡略事話別,台灣“永遠的第一夫人”在蔣緯國夫婦的扶持下緩緩地登上“華航”為她改裝的“專機”。在關閉機門前,孔二小姐又扶她步出艙門,向送行者揮手道別。此時此際,及目四望,機場寥寥數人,一種難言的苦楚再度湧入她的心頭。

10時18分,飛機飛離機場,直入雲霄,台灣報刊比喻說,宋美齡帶走的將是蔣家王朝的最後一片雲!

台灣是宋美齡的傷心之地。她一生搏擊官場、漫遊宦海,沒想到竟會是這樣的結局。美國是她曾受教育,也是她產生巨大影響的地方,然而,此時,往日的風光幾乎消失殆盡。自從大陸失敗後,美國報紙已很少報道她的行蹤,即使有,也已從頭版轉到社會新聞版,後來又轉到了食物版,並且早已不再當她是“中國第一夫人”了。

在美國的蝗蟲穀,宋美齡依然過著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比從前更不關心政治了。

自從蔣介石死後,宋美齡斷斷續續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她所居住的地方是長島蝗蟲穀一座莊園式的房子,這幢房子是她當初與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合買的,1976年她剛來時,與孔令侃四姐弟相互照應,比鄰而居,並不覺得太寂寞。加之,這幢位於拉丁鎮的古老住宅占地15公頃,距紐約大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很適合老年人居住。在孔氏姐弟在世時,宋美齡為了排遣寂寞,也時常到第五大道孔令侃、孔令儀的另一處住宅中作客,偶爾也到得克薩斯州孔令傑的莊園裏走走。有時,她還到曼哈頓參觀畫廊和藝術館。

而這次回來,由於老邁衰暮,親人離去,故舊日稀,日常生活更顯平淡。她深居簡出,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麵,新聞界也不大報道她的消息。平常除了讀書、看電視外,空閑的時間多半用來看自己喜愛的《聖經》。

宋對一般的暢銷書根本看不上眼,她喜歡讀曆史、傳記之類的作品,而閱讀的速度很快,幾天就可以讀完厚厚的一本。此外,她還練習書法、繪畫,有時養花種草,消磨孤獨的時光。她擅長畫蘭花、山水,這與她追求平靜、淡泊的生活情趣有關。

據《聯合報》報道,宋美齡在美國身體和精神狀況都良好,尤其罹患已久的過敏毛病,比在台北時有明顯好轉。她每天不但定時閱讀各種報紙、雜誌書刊和《聖經》,還經常接見一些來自美國當地及台北的訪客,閑時常在護理人員和家人陪伴下,到花園或草坪散散步。她的家庭醫生說,以宋美齡的高齡來說,能有如此的體質、精神及健康狀況,非常難得。

宋美齡每天作息時間均有一定規律。早晨6時起床,梳洗後即用早點,而後休息片刻,接著閱讀各種英文報紙、雜誌及《聖經》,偶爾也看看台灣方麵的通訊,了解島內政情的發展變化。宋美齡對台灣的政情也僅止於關心,一些前往長島寓所的客人和她見麵時都不談及敏感的政治領域,隻是敘舊和問候。

宋美齡的小字輩中時常來見她的隻有孝章一家及蔣友梅、友柏等“友”字輩。此外,雖然身邊有30餘位侍從人員侍候她,這些人大部分也是由台灣派來的,其中不少是蔣緯國的親信,但他們與宋美齡並非血緣關係,貌合神離,不能給她多少溫暖和關懷,也有許多人不想留在美國侍候她。為此,她真正嚐到了“人去茶涼”的滋味。試想,假如老“總統”在世,誰不以侍候她為榮?

在異國他鄉,閑著無事,或因皮膚病夜間難眠,宋美齡常常揮毫作畫,以消磨時光,客廳、臥室掛滿了自己的傑作,偶有客人光顧,宋美齡就向他們炫耀一番,客人們連連稱道,這些畫也確實畫得不錯。除此之外,對於耄耋之年的宋美齡來說,她還能做什麼驚人之舉呢?

3.“夕陽無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