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靈柩暫厝於美國(4)(1 / 3)

另一位侍衛何占斌說:宋美齡在她74歲左右就開始行動不便,她好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坐輪椅的。朱長泰分析宋美齡長壽的秘訣,認為可能有以下幾點:第一,她有宗教信仰;第二,她生活沒有壓力;第三,據我了解,她習慣請人家幫她敲敲膝蓋、捏捏腿,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第四,她很注重飲食,少食多餐。雖然她比較喜歡吃硬一點的東西,每餐也固定兩葷、兩素,但她什麼東西都隻吃一點點。

鍾愛民很肯定地說:我覺得宋美齡不“留氣”,想發脾氣的時候就發出來,這或許是她長命百歲的原因。

宋美齡雖然人在美國,2003年台灣“總統府”還是為其編列了3位事務工作人員和兩名司機,共416萬元(新台幣,下同)預算。而派駐美國的醫療人員,每人每月的薪水至少有5萬元,再加上節假日獎金,一年6個人至少得600萬元。所以為了照顧宋美齡,一年支出至少1000萬元。

據了解,派到美國照顧宋美齡的護理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篩選,除了本人自願外,還要有相當的經驗。台灣振興醫院挑好後,士林官邸還得再麵試一次,英文是很重要的考慮依據,因為宋美齡平日講的多是家鄉話和英文,如果英文聽不懂,溝通就難了。考慮到宋美齡年事已高,身旁工作人員不能換得太勤,所以前往照顧她的護理人員一班至少要呆兩年。

此外,振興醫院隔三差五還要打包一箱箱的藥品和醫療器材寄往美國,包括降血壓藥、助眠藥、點滴針管等,提供給宋美齡和官邸工作人員之用。

2003年3月,宋美齡慶祝其106歲生日。後她又到美國紐約住處附近醫院住院3天,做年度例行健康詳細檢查,據她的外甥孔令儀介紹,醫生認為宋美齡身體健康。

2.去世後,世界反映強烈

宋美齡在紐約的晚年,因為蔣家子嗣凋零,孔令侃、孔令偉和孔令傑三個比較親近的晚輩相繼辭世,不免有“杜鵑聲裏斜陽暮”的寂寥之感。但她虔誠信教,習慣了,與《聖經》為伴,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久經風雨,早已能駕馭生命中的風浪和波折。令人婉惜的是,她始終拒絕寫回憶錄和作口述史。對曆史而言,這是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許多曆史事件真相都將伴隨她生命終結而無解之謎。

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5時17分(紐約時間23日晚11時17分),宋美齡於美國寓所曼哈頓八十四街格雷西廣場十號一座十五層高的住宅樓九層的一個單元房內安然去世,享年106歲。25日,她的遺體即被安放到曼哈頓八十一街和麥迪遜大道交界處的弗蘭克坎貝爾殯儀館。

在她彌留之際,姨甥女孔令儀及她的夫婿黃雄盛、曾孫蔣友常(蔣孝勇之子)和跟隨她逾40年的武官宋亨霖陪伴在身邊。當宋美齡去世後,孔令儀為其朗讀《聖經》和詩歌。宋亨霖稱宋美齡走時十分平靜祥和,沒有絲毫痛苦。

2003年2月,宋美齡一度因感冒引發輕微肺炎住院,經醫生悉心治療後痊愈,3月問歡度106歲大壽時,首次未公開會見賓客,此後身體即較弱。

據其孫媳蔣方智怡介紹,宋美齡在美東部時間22日曾出現感冒症狀,醫生初判為肺炎,不料23日晚間宋就去世了。北京時間24日下午2時30,許蔣方智怡召開聲明會,講述了宋美齡的一些生平。在會上,蔣方智怡宣讀了《蔣夫人的廣慈大愛》悼文,形容宋美齡是“20世紀全球最傑出的女性之一”,她在宣讀時數度泣不成聲。她說:

無論是身為一位中國人、一位女性、甚至是一位世界公民,蔣夫人的心路曆程、誌業與貢獻,以及燦爛繽紛的一世,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近代中國婦女之至高無上的榮耀與驕傲,必將受到世世代代的崇敬。

章孝嚴說,近百年來,宋美齡堪稱傑出女性之一。不管是智能、堅毅,還是才華,都豎立了相當重要的典範。他表示,自己去年前往美國波士頓大學領取博士學位時,曾與宋美齡相遇,宋美齡相當高興地向他問候:“你好不好?”不過,章孝嚴猜測,宋美齡身旁的人應沒有透露他已回到蔣家的消息。

中國大陸方麵獲悉宋美齡逝世的消息後立即作出反映。10月24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給宋美齡親屬發唁電,對宋美齡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賈慶林並發表談話說,宋美齡女士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興盛。

賈慶林所發唁電全文如下:

宋美齡女士親屬:

驚悉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宋美齡女士逝世,我謹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表示深切哀悼,並向你們表示誠摯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