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重新回歸2(2 / 3)

果然,從最簡單的小紀念品用30歐元拍到,到最後這張海圖用2萬多歐元拍到,價格不斷升級,氣氛也不斷升級。一張海圖能拍出一張北極點船票的價格,是我沒有想到的。我理解這唯一的解釋,除了因為確實喜歡,還因為大家都想用自己的力量,為北極做點事。

最後船長真的讓拍中者駕駛了8分鍾的核動力破冰船。船長有多大勇氣,才敢這樣做啊?那這張海圖暫時收回,等到我們完全回到摩爾曼斯克,繪製好最後一段,再還給拍得者。

這艘船上的朋友都很有愛心,幾乎都在參與公益項目,或者買了慈善基金。有的朋友直接把錢送到西部幫助孩子;有的朋友專門捐錢幫助乳腺癌患者;有的朋友關注糖尿病群體,比如糖兒。

糖兒是糖尿病患者。她瘦瘦的,但很精神。有一天我淩晨兩三點回艙房睡覺,發現她正在圖書館裏吃餅幹。後來我碰到她,她說,那是在補充糖分。她跟我講她在做的事情:

“糖尿病是因為缺少胰島素,尤其是1型糖尿病,沒有胰島素分泌了。即使我們不吃任何東西,血糖也是越來越高的。但是注射了胰島素後,血糖就不停地在高和低之間波動。這些原來是人體可以自己通過分泌胰島素控製的事情,對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需要外在力量來控製。

“糖尿病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了困擾,但是我想讓大家理解,糖尿病人也可以享有正常人的生活。我參加了很多論壇,和大家分享自己關於糖尿病的經驗。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曆,告訴大家,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有怒放的生命!

“2007年,我就和老公自駕去西藏。那時候我比較謹慎,帶了一些靜脈注射的葡萄糖。一直到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的地方。那個時間,就是午餐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注射。然後我讓老公給我拍了一張照片,就是我在午餐的時候注射胰島素的照片,發到網上。萬萬沒想到,鼓舞了很多人。別人本來不知道,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到高原上去。其實我最想的是病人可以認識到,其實自己可以像正常的人一樣生活,而且能把血糖控製好。

“我來之前,認識一個男孩子,18歲的一個病友。我快出發的時候,他已經上路了。他一直在踩單車,從雲南到西藏。他今天應該已經到西藏,到了拉薩了。他從西雙版納騎車過去。以前我不認識他,上次我去南極的時候,另外一個朋友在我們的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說這個男孩之前去過麗江。他之前的知識不是很足,在路上暈倒過3次,他應該知識更豐富一點再上路。但是他這一段路沒有暈倒,我看著他。他才18歲,他生病應該有差不多10年了。

“我自己去過南極,去過珠峰大本營,西藏我已經去過4次了,現在來到北極點。我就是想告訴大家,在正確的護理下,糖尿病人也可以到地球的三極!”

聽糖兒非常平靜地講她的糖尿病,以及糖尿病人這個群體,完全沒有一點“病人”的自卑感覺,也不是努力尋求“自尊”地向別人證明自己的感覺。就是那種安靜的、在自我管理下的隨心所欲。糖兒之所以能隨心所欲,不僅僅是因為她“大膽”,更因為她真的已經如庖丁解牛一樣深入了解了糖尿病的病理和護理的方法。

我真心為糖兒喝彩。我自己參與、組織了10年的公益活動,見過很多公益人士。很多人一談起公益,就苦大仇深,或者感人肺腑。公益需要感情,但更需要理性。做公益,要有勇氣,更要有智慧。掌握了規律,你才能了解因果和“規矩”。

感謝船上所有為“愛心24小時”明信片、對千年之後的人類說的話、糖兒的項目以及所有其他公益項目做貢獻的有勇有謀的同行者!做公益有了勇氣,有了智慧,才能勇於選擇,隨心所欲。

勇氣指北,智慧向南。

極地之王—北極熊

慈善拍賣會散後,大家都有一些疲憊。北極點已經到達了,慈善拍賣完成了。大部分人都回房間休息了,少部分人則去酒吧,享受音樂和美酒。這一路,就開始往回。船艙漸漸趨於安靜,趨於平靜。

沒想到,就在這時候,廣播裏突然響起探險隊長激動的聲音:“隊員們,感謝大家剛才對慈善的慷慨,在我們的船頭,出現一隻北極熊。請所有人到船頭甲板!請所有人立刻到船頭甲板!!”

雖然說3天前酋長和我一起看到了第一隻北極熊,但那是淩晨兩點多,所有人都在睡夢中,船員也沒有因此停下來叫醒大家。轉瞬間,我們就和北極熊擦肩而過。大家聽我和酋長講起來,都很羨慕,也很遺憾。如果說,截至那一刻,那次北極之行還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大部分人還沒有看見一隻北極熊,那是最大的遺憾了。

其實,這時已經是深夜了,但船艙外依然是白天。雪白的冰雪反射,讓天空看起來就更加明亮,浮冰上是一小片一小片幽藍色的海水,更加增添了幾分仙境之感。

“在哪裏?在哪裏?”所有剛來的人都一邊跑一邊問。而已經就位的隊員,則靜靜地端著相機,跟蹤著那隻北極之王。破冰船已經完全停止了馬達,靜靜地停在冰上。

北極熊果然是雪白的。它抬頭看著我們,我們也通過相機看著它。它很好奇這艘橘紅色的巨無霸是什麼,慢悠悠地想走過來,但是被一道冰縫給擋住了。

北極熊淡定地踱著步子,想靠近,又不想繞一大圈,於是在原地慢慢地走著。與白色皮毛極不相稱的是,它的嘴上布滿鮮血。旁邊不遠的地上的一大攤血來自一隻海豹的屍體。北極熊位居北極地區食物鏈的頂端,最主要的食物是海豹。

我突然想起來,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張很流行的照片,一隻北極熊前腿扒在一艘挪威的船上,抬頭望向鏡頭。這張照片被配上“‘不要摧毀我的家’北極熊徒手擋破冰船”這樣的旁白後,在網上,尤其是微博上一下子爆紅,無數名人大V“含淚轉發”,呼籲不要再破壞環境了。可是我稍微認真地去探究了一下這張圖的來源,就發現,這張圖源自

“美國國家地理”的官網。原圖配文是:“一隻好奇的母北極熊在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附近,靠近布拉德探險船“國家地理探險者號。”

我告訴探險隊裏的博物學家這件事情,並問他北極熊是否真的在推開探險船。他對這種擬人化的解讀很驚訝,說,北極熊靠近船隻,多半是出於好奇,以及想尋求食物。

當然,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那隻北極熊當時在想什麼,當時拍攝的攝影師也不會知道。對北極的保護非常重要,但我們也要理性。不基於事實,而擬人化地解讀這隻北極熊的“思想”,雖然有助於傳播自己的理念,但並不利於科學地了解和幫助這些真正瀕危的動物。

網上還有一則關於北極熊的新聞:“一隻成年公熊,正在吃掉一隻小熊幼崽。”但實際情況是,公北極熊為了讓母北極熊再次發情,會殺死小北極熊。母熊失去寶寶後就會同公北極熊交配,生下新寶寶。不僅熊,大型雄性肉食類動物都有這種殘害幼小同類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