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重新回歸2(1 / 3)

他的觀點是:不要高估人類的破壞,不要低估大自然的修複,不要自以為是地“挽救”。很有意思的觀點。當然,他的觀點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另一位朋友直接說:“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

他的觀點是,地球本來很健康,人類也很均衡地代謝發展。但是,突然有一天,工業革命開始,人類開始變異了,快速複製自己,大量搶奪資源。人類,變成了地球的癌細胞。比如說北極,人類毫無節製地開發東北航道、西北航道,通過吞噬越來越多的地球資源來養活越來越多的地球人口。有人說,地球上隻適合10億人生存,現在60億人,榨取了地球的生命力。信息革命也加劇了這種癌細胞擴散的進程。

他認為,地球會啟動自愈係統。這種自愈的過程,就是清除人類這種癌細胞的過程。全球變暖、海平麵上升等,最終消滅過多的癌細胞,讓地球恢複健康。

那麼,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你是選擇:A,停止探索,停止消耗;還是B,繼續探索,繼續消耗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哲學和倫理學問題。作為一名探險家,曲向東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任何問題的解決,不能以閹割人類探索的欲望為前提。這是整個世界進步的前提。”

這種“癌細胞”的擴散,還在變本加厲地進行。

2007年8月2日,俄羅斯科考隊員乘深海潛水器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並在洋底插上了一麵鈦合金製造的俄羅斯國旗。探測人員興奮地說:“我們搶先了一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6名隊員通話,恭賀他們完成這一壯舉。68歲的奇林加羅夫說:“潛落下麵的感覺很好。100年或1000年後,任何人潛落該處海底,都會見到俄羅斯國旗。”

北冰洋洋底插鈦合金國旗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卡西說:“我不太清楚他們在海床上放了一麵金屬旗子、一麵橡膠旗子,還是一張床單。無論如何,這種做法都沒有法律地位和效果。”加拿大外長馬凱則表示:“我說啊,如今可不是第15世紀。不能到世界各地去插麵旗子就說:‘我們擁有這地方的主權。’”

美、加、俄羅斯、丹麥、挪威等國對北冰洋的明爭暗搶由來已久,俄羅斯的行動被視為爭奪北極外交戰的開始。俄羅斯表示,俄羅斯在北極洋底的大陸架邊界需由海床地質構造確定,俄很可能會向聯合國提交一份有分量的科學考察報告,要求將俄羅斯在北極的大陸架麵積增加120萬平方千米。據估計,這一區域的石油儲量可能有90億到100億噸。

隨即,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希利號”(Healy)重型破冰船於2013年8月6日駛出西雅圖海港(在華盛頓州),開赴北冰洋進行北極科考。對地球資源的爭奪戰一再升級。

我們問了船長,我們自己來到北極點這件事情本身是不是一種破壞?船長說,對北極最大的破壞,是風和洋流。

糾結:我們到底該不該來

這個問題,在整個來回的路上,都在糾結,都爭論不休:“我們到底該不該來?”人類就是在這樣的選擇中,糾結、前行、後悔。我很想和大家討論討論糾結的問題。

同船的由磊,說她就是典型的糾結型人格。

由磊做了十幾年的外科醫生,這在很多人想象當中,屬於那種“哇哦”的職業,尤其是女外科醫生。大家印象當中,外科醫生都特別幹淨利落。但是由磊說:“我就是那種特別磨磨嘰嘰、愛掙紮的人,挺在意別人的感受,希望跟你達成共識,不是會完全地反對你或者背叛你的人。

“以前糾結是害怕承擔,害怕麵對。比如你找女朋友或者找男朋友的時候進行選擇,你為什麼會特別糾結,其實就是因為不敢承擔那個後果,責任太多,或者對你找的這個人下不了決心。你為什麼下不了決心,是什麼讓你不滿意,不能接受?或者說你不願意妥協。你要是非問我最糾結的事,我就跟你說,我真的覺得每件事我都挺糾結的。我都在那‘磨嘰’。但是最後所有的外人,我都不輕易見,因為大家覺得我走的道路是直線形的。我最不願意選擇,我最不願意轉折。”

由磊說得很好:“糾結,就是不願意承擔後果。”

和由磊醫生相對,我的另一個朋友洪波,網名keso,是中國互聯網博客第一人。他這次沒有來北極點,我們有一次交流的時候,他說他這一輩子,從來沒有糾結過。

他說:“很多年以前我做過一個博客遊戲,就是在博客裏麵有人提問題,邀請你回答這個問題。當時這個題目是‘我最後悔的三件事’。我就說我沒有後悔的,當時就有人說,你太假了,沒有人沒後悔過。但是我確實沒後悔過,我從來沒有為我做的任何一次選擇而後悔。所有人看著不對,我也不後悔,是真心不後悔。很多人肯定都覺得太奇怪了。就比如,你本來有機會可以追一個女同學,而且,這個女同學給你創造了很好的時機去追,而你卻沒有追。這個有什麼好後悔的?過了20年,你回頭去看。發現,哇,那個女孩子是個大媽。”

我問:“萬一20年之後,你發現她比那時候更漂亮了呢?”“即便是那樣,我也不會後悔。因為我老覺得,我的人生就應該是我認為的樣子,而不是別人認為的樣子。你說,自己對賺錢沒興趣,人們就說你假。怎麼可能對賺錢沒興趣呢?覺得人人都應該這樣啊,他就覺得你假。我覺得這個就是價值觀的錯位。這個社會上的絕大部分人不會餓死,實際上你不用在這方麵特別擔心。”

很多人都擔心不確定性。比方說投資、創業,麵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心裏是會有惶恐。中國人現在麵對未來,大部分都很惶恐。很多人存了錢,不敢花,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而且,曆史是無法假設的,其實我們過去的選擇就是曆史。

很簡單的道理就是說,你選擇的餘地實際上取決於你的期望。你把期望放得越低,你選擇的餘地就會越大,你就更自由。但是當你期望太高的時候,你就會以自由為代價。

Keso說得很好:“糾結,就是因為你有選擇。是否自由,取決於你的期望有多低。”我希望自己做一個不糾結的人。

世界最北方的慈善拍賣

不管應不應該,我們已經來了。我希望用“在現場”的切身感受,幫助大家更感同身受地了解北極,進而去保護北極。我們這一路沒有任何汙染排放(核動力非常清潔);此外,我們還在回程路上,舉辦了“世界最北方的慈善拍賣會”,善款將用做北極環境保護。

拍賣會現場,外方探險隊長Yang做拍賣師,馬杭博士做翻譯。這些拍賣的物品並不貴重,但都比較有紀念意義。比如木頭做的北極熊、皮製的北極熊、瓷質的北極熊、毛茸茸的北極熊……

除了北極熊以,有兩樣拍品我是非常喜歡的。一樣是這艘船的船長戴過的船長帽,拍賣當中,探險隊長還和船長商量,讓拍得者駕駛8分鍾全球最強大的核動力破冰船—“50年勝利號”。另一樣拍品,是這次航海的海圖,標注了我們這次從摩爾曼斯克出發,到達北極點,最後回到摩爾曼斯克的所有航線。這段路線是我們自己走過的,所以更有紀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