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2)

如果說前些日子打籃球是為了打發時光,那麼這時則完全是延續高中對籃球的熱愛,高中單純的學習有一種書呆子的感覺,那樣的學習效率並不高,因此學習之餘必須給自己找一個其他的方式,把煩惱通過汗水揮灑出去有一種不錯的感覺。經過幾年課餘練習此時的籃球技術已然日臻嫻熟,與班上諸多不大運動之人相比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當然對於球技我並沒有過高的苛求,畢竟任何一件事情你隻要保持著喜歡的心態去做,別人就沒有權利對你這不行那不行的橫加指責。

國慶之後學院就要舉行迎新杯籃球賽,這時候班上無論如何也要組織起來一起訓練訓練了。男生之中總算湊齊了五人陣容,最擔心的還是女生,真不知道以她們那時的狀態怎樣去應戰,好在據線報了解別的班級女子籃球也是半斤八兩,因此每天早上天不亮我與王劍鬆還有吳新昊提前去球場上等她們,在離比賽還有半個月的時間,給她們來個突擊訓練也算是臨陣磨槍吧。

的確,人不能空虛,不能行屍走肉一般的活著,唯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方能從生活那裏獲取快樂,與女同學陪練就成為那時極富意義的一件事,就這樣每天早上在那號稱全國最牛(經常在校園裏看到老家的情形——老農牽著水牛穿過)的校園裏,經常活躍著我們幾個積極的身影。

我當時熱愛籃球的程度達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地步,那時從小學開始每晚的夢話還在無休止的延續著。我說夢話一般使用的是方言,對於他們幾個外省的來說當然如聽天書不知所雲,第二天醒來總會有人報上我晚上說夢話的消息,而我總箴口否認且反問他們我說了什麼,由於語言隔閡他們自然每次都答不上。那次終於被他們抓了個正著,因為我一不小心失誤的用普通話說了句“籃球是我的最愛”。不管怎麼說這至少證明了我對籃球滿腔火辣辣的熱愛。

根據打籃球與詩歌寫作這一動一靜的特質看,運動是生活的調劑,沒有運動的生活是沉寂且單調的,而且這世間的運動往往分為兩種:內心的運動與外在的行動。那段時間除了籃球之外我的運動多是前者,的確內心運動讓人在沉思中就能達到自己的夢想,這種運動表現在性格上常常是內向的,反映在感情上麵則屬於那種行動滯後型的,當然也不能絕對視之,也還有許多人是打著沉思者的幌子顯得低調萬分,也還有許多人是不折不扣的思想者。

當然不可否認的睡覺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而且許多人對這種運動的偏好遠遠多於籃球,王建峰就屬於這種類型,他把精力投入在女生籃球訓練上去,對多數課程他絕不放過一次機會能逃則逃,在教室裏它能夠端坐著用聽課的標準姿勢很好的偽裝自己,另一方麵卻很少有老師知道他陷入深深的睡眠。

那時候我們為搶抓那一分半秒,完全不顧學校的打卡製度,公然覺得那時當前的第一大事是睡覺。

說到這由學校規定體育老師帶頭實施的打卡製度,聽說是幾校合並之後由其他校區帶過來的,所謂打卡製度就是每天早上必須拿著個小紅本,在7點以前到足球場上去,那時會有許多體育老師坐在那裏恭候大駕,隻要過去把小紅本翻開伸到他們前麵的桌上一攤,他們會很熟練很專業的在上麵方格裏蓋個小章,當時還硬性規定體育課的期末評分需結合打卡的多少確定,這樣許多人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強迫著一次次作賤自己,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打卡製度,某些人幼稚的認為這可作為每天早上去鍛煉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