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發起第五次戰爭籌款運動——1944年6月12日星期一(1 / 2)

此次談話主題是第五次認購戰時公債運動。在盟軍諾曼底登陸不到一周,羅斯福總統通過電波號召全體美國人民再盡一份責任,全力認購戰時公債,全力支持盟軍的反攻軍事行動。他分析了全麵有利於同盟國的戰爭形勢,強調了軍事物資在取得勝利方麵的重要作用。談話中羅斯福把購買戰時公債置於良心的天平,指出納稅“說到底是美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認購戰時公債“卻是每一位公民在自己良心指引下作出的自由選擇”;“不論我們每一個人能做什麼,購買戰士公債是所有的人為贏得這場戰爭能夠做到也應該做到的”。

今天,在遍布全球各地戰場上,所有海外作戰的美軍都駐紮在指定的駐地。在美國本土也一樣。我們需要我們的勇士們,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在未來一段令人憂慮的時間裏,我們不要忘記勇士們也需要我們。

毋庸置疑,我們必須繼續製造出大量的、成千上萬種大大小小的各種武器。這些武器對打贏這場是至關重要的。從戰爭一開始這就是我們的主要任務,現在也仍然是。從事軍需物資生產的工人想離開兵工廠從事民用商品的生產現在還不是時候。

不用說,我們還必須繼續向政府提供戰爭所須的資金,不僅僅是通過納稅——說到底,那是美國公民應盡的義務,還要認購戰時公債——這是一種自由的選擇,每一位公民在自己的良知的指引下作出的自由的選擇。

不論我們每一個人可能做些什麼,購買戰時公債和郵票是所有的人能贏得這場戰爭能夠做到和應該做到的。

今晚,我很高興地談談這似乎是每個人正在做的事情。盡管說有某種形式收入的美國民眾現在大約是6700萬人,卻有8700萬人已經認購了戰時公債。他們已經購買了6個億的個人債券,所購買債券的總額已超過320億美元。這些都是個人認購的債券。幾年前,任何人認為上述的事情會發生都會被看作是異想天開。但是這樣的異想天開卻在美國人的身上變成了現實。

當然,我們當中總會有一些悲觀主義者。我想起這樣一件事。1940年法國淪陷之後,我向國會提出申請追加經費每年生產50000架飛機。人人都說我瘋了,說這個數目完全是不切實際,異想天開,是辦不到的。然而,今天我們正年產10萬架飛機。

你們認購的戰時公債與正在跨越英吉利海峽的千軍萬馬以及源源不斷的軍需供應有著直接的聯係。你們認購的戰時公債與今天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戰爭都密不可分。

因此,今晚,在第五次戰爭籌款運動啟動之際,我們應該籠統的審視一下這次世界大戰的全貌,因為本次籌款運動的成與敗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們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實現和平的進程。

盡管我知道,今晚人們關注的焦點是英吉利海峽和諾曼底海濱、農場和城市,1我們卻不應當忽視這樣的事實:我們的部隊正在遍布全球的戰場多線作戰,每一個戰場都不是孤立的,都與其他戰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因此,很有必要與過去做一下總體的比較。讓我們拿今天與兩年前即1942年6月進行比較。當時,德國實際上已控製了整個歐洲,並逐步推進,使蘇軍退至烏拉爾山脈地區。德國已控製了北非和地中海地區,正叩響進出蘇伊士運河和和通往印度的門戶。意大利是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是納粹的幫凶,之後的戰役也證明了這一點。

日本控製了阿留神群島西部;威脅著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門戶,同時也威脅著印度。日本已占領並控製了中太平洋的絕大多數地區。

美軍無論在陸上、海上還是空中都處於全麵防禦狀態,在逐漸積蓄力量。盟軍正承受敵人不斷的攻擊,節節敗退。

1942年,美國政府長出一口氣。首次發行的戰時公債被美國人民認購一空。回顧兩年前的那些日子,我們經常聽到來自“業餘戰略家”和政治評論家的鼓噪之詞。其中一些言論更有益於希特勒而不是美國。這是兩年前的事。

但是今天,我們在全世界對敵人展開了反攻。

在太平洋,通過潛艇和水麵艦艇的打擊,兩棲登陸作戰和不斷增強的空中優勢,我們已在與日軍的較量中占了上風,實力在不斷增強,裝備也越來越先進。我們已將日本的海上運力削減至300萬噸;我們已重新占有了製空權;我們已切斷了成千上萬被困日軍退守日本本土之路。日軍要麼餓死,要麼最終投降;我們已削弱了日本的海軍力量。數月以來日本海軍一直在避免與我們的海軍正麵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