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根據北京現狀及優勢,“九五”期間北京市產業發展重點放在醫藥領域並兼顧農業領域。技術研究應以應用研究特別是中、下遊技術研究為主。同時,著重開展對未來產生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應用基礎研究。上遊技術采取與中央單位合作、早期介入的方式。

(二)經濟目標

北京地區生物工程及新醫藥產業總產值,預計2000年達到100—150億元,2010年力爭達到500億元以上。

2000年北京開發I、II類新藥10—15個,億元以上產品15—20個,骨幹企業(億元企業)20—25個。2010年有競爭力的新藥將占整個產業的70%。

(三)科研開發主要方向

在北京的生物工程及新醫藥產業中,醫藥和農業領域是發展的重點,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麵:

1.醫藥領域

天然藥物研究天然藥物研究我國具有一定優勢,是我國新藥開發的重點。北京的研究重點應放在天然藥物有效成分和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上。此方麵研究應抓住機遇,與中央單位配合進行。

基因重組藥物研究加強基因重組藥物研究,跟蹤國內外研究趨勢,在避免重複的前提下力爭開發出高水平新藥。以加快“下遊技術”的產品化、工業化和商品化作為重點,同時重點研究基因重組藥物開發的規律和控製風險的管理技術。

化學合成藥物研究

①新藥的篩選模型與篩選技術的研究篩選在新藥開發中起著重要作用,北京應與中央單位積極配合,努力保持北京全國新藥篩選中心地位。

②藥物製劑技術開發

北京應把此項作為重點,以企業為主體,主要開發緩釋、控釋製劑。

③仿製藥物的研究

對療效確切、市場大又無專利或專利過期產品,進行仿製。

④鼓勵企業發展有競爭力的OTC產品。

中成藥研究

①發掘、繼承古方、民間驗方,開發新的中成藥。重點放在中醫急症用藥以及治療重點疑難病的新藥開發。

②加強中藥製劑技術的研究,改變目前丸、散、音、丹現狀,開發易吸收及服用方便的劑型。

③對名優產品進行改造和二次開發,重點放在國家限用的珍稀動、植物藥用資源的替代品的研究。

轉基因技術研究該項研究目前已成為世界研究熱點,北京應與中央單位積極合作,同時加強國內外交流,形成北京的技術及產業優勢。

2.農業領域

應用轉基因植物技術開發果蔬抗逆新品種。

應用組織培養技術開展適合首都需要的抗逆、優質、高產果蔬新品種。

繼續開展動物疾病診斷試劑及疫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