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胚胎工程技術,建立北京良種牛繁育體係。
應用基因工程構建高效、廣譜的新微生物農藥。
3.人類基因組研究
利用地區科研優勢,組織專家,重點研究功能基因和與重大疾病相關的人類基因。
二、建議
(一)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優勢
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優勢,尤其利用中央在京單位的雄厚的科研力量,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使北京保持全國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研究中心的地位。
與中央在京單位建立穩定有效的信息交流。
吸引中央單位的成果在京產業化。跟蹤國家計劃,對可能在京區中試或產業化的項目進行早期銜接。主要依靠中央單位解決上遊技術。
(二)多渠道籌集資金,引入風險投入機製,加大科研開發投入
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產業技術含量高、項目研究周期長、風險大、投入高。多渠道籌集項目開發資金,引人風險投人機製,可加大開發投人、分散項目風險。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加大科研開發投入,為21世紀的北京培養“重磅”產品。積極吸引資金雄厚的公司介入生物醫藥產業。借鑒國外風險投資做法,鼓勵企業在研究的各階段介入。政府科技投人實行“裏程碑”式管理,集中力量資助有苗頭的“重磅產品”。
(三)協調各部門,進一步加強企業改革重組、資源重置的力度
協調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企業改革重組、資源重置的力度,利用市場機製,讓更多的企業能真正麵向市場,北京的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產業中將會有更多的企業發展壯大。鼓勵跨省市、跨部門、跨行業的企業集團重組;強強合並,優勢互補,加大企業競爭力;強弱兼並、購並,合理配置資源,形成規模效益。加大企業改製力度,鼓勵企業實行股份製、股份合作製。在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的同時,加強對上市公司的審核,保證上市質量。
(四)進一步加強公費醫療體製的改革和藥價管理
針對目前醫院用藥中進口藥比重較大,醫藥市場競爭無序,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公費醫療體製的改革力度,並出台藥品價格管理的有關政策,這將會加速進口藥的國產化進程,為北京的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有利機遇。加強藥品流通市場監督管理,避免不正當競爭。藥品價格管理法製化、規範化。
(五)製定鼓勵和優惠政策,多渠道加強與海外交流、合作
加強交流、協作,及時了解國外發展動態,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先進科研開發管理機製,洋為中用,將會對北京的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產業的發展起重要作用。製定進一步的鼓勵政策,為“請進來,走出去”提供更便利條件。同時,製定更優惠的政策,進一步合理吸引外資,推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