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榮獲金獎名揚世界(1 / 2)

與畢加索會晤後不久的一天,張大千午睡起來,正坐在旅館靜靜的房間裏。

這時,巴黎市中國藝術會會長、女畫家潘玉良在徐雯波的陪同下走了進來。因為他們早就已經熟識了,因此張大千隻笑著說:“請坐吧!”然後低頭開始作畫。

潘玉良接過徐雯波為她沏的茶,靜靜地看著房間裏掛著的一幅著名畫家溥心佘贈張大千的詩:

滔滔四海風塵日,宇宙難容一大千。

卻似少陵天寶後,吟詩空憶李青蓮。

潘玉良原名張玉良,與張大千同齡。她自小就被親舅舅騙賣到青樓為妓,後來有幸結識了蕪湖海關監督潘讚化,並娶她為妻。她自此走上藝術道路,並隨夫改姓潘。

潘玉良天性聰慧,生活的坎坷又養成了她堅忍的毅力。她矢誌奮鬥,先後在上海美專、裏昂國立美專、羅馬國立美專學習,然後在上海美專、裏昂國立美專任教。

自20世紀30年代起,潘玉良就從畫上認識了張大千,並成為他的藝術崇拜者,後經恩師劉海粟先生介紹,與張大千結識。

這時,張大千停下手中正畫著的畫,轉身看著潘玉良,不無淒涼地說:“我已經老了,別的不說,目力已經大不如以前了,我總是擔心它還要加重。過去我一個月可成百十幅畫,可是現在,唉,連一半也達不到嘍!”

他左手輕輕地捋著長髯,目光透過潘玉良的頭頂,穿過她身後的白壁,望向無限遠方,然後慢慢吟成一詩:

瀑落空山野寺頹,青城歸夢接峨眉。

十年故舊凋零盡,獨立斜陽更望誰?

這時,潘玉良凝視著張大千,觀察著他寬闊的額頭、微閉的雙唇、注視前方的雙眼,就連他臉上的一絲表情也不放過。突然她萌生了一個強烈的願望:給張大千塑像。有了這個想法,潘玉良馬上說:“張先生,我要給你塑尊像。”

張大千並沒有回答她的話,他的思緒還留在自己的意境之中:思鄉又漂泊異鄉,懷國又投荒他國!

金風橫掃巴黎之時,張大千偕夫人回八德園去了。

此時,潘玉良仍然廢寢忘食地在她的畫室裏嘔心瀝血。她用手背揩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然後長舒一口氣,後退兩步,眯著眼睛看著自己的作品:柔和的陽光透過窗格,照亮了桌上一尊半身塑像張大千頭像。

1958年8月,在巴黎多爾賽畫廊舉辦的“中國畫家潘玉良夫人美術作品展覽會”上,一尊半身銅像《張大千頭像》最引人注目,參觀畫展的人們在這尊中國藝術家的頭像前流連忘返,發出一聲聲的真誠的讚歎。

不等展覽結束,這尊張大千的半身銅像,連同她的水彩畫《浴後》一同被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購藏。這尊與真人一般大小的銅像,同羅丹等藝術大師的傑作一起,永久地陳列在了這座著名美術館的展廳裏。世界上每一個遊客到這裏參觀時,都會看到這位中國藝術大師的立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