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外祖父一家(3 / 3)

“我們做錯了什麼事,要遭受這樣的侮辱?”

這問題長久的困擾這斯坦斯和麥德琳,以至於當麥德琳看到自己的女兒這樣近距離的接觸一個黑人,在那一瞬間,不知何故,她的眼裏瞬間浸滿了複雜的淚水。

但是那個趴在草坪上的黑人女孩顯然誤解了這眼淚的含義——她無論如何是讀不懂那眼淚的含義的——她以為斯坦利夫人看到女孩和她在一起玩耍,憤怒到流淚。於是兩個女孩瞬間從友好的氛圍裏跌進了恐懼的陰影裏。

麥德琳終於開口道:“如果你們兩個想要在一起玩的話,看在上帝的份上,就進屋裏去玩吧。”她不想再看見女兒和那個黑人女孩遭受淩辱。但是遺憾的是,黑人女孩太害怕了,她沒等到麥德林再次開口,便飛奔著逃開了。

斯坦斯和麥德林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處理這件事,他們決定去學校討要一個說法,並談談長久以來積壓在自己心頭的想法。但,從他們接觸到的每一個成年人那裏,得到的答案都是驚人的相似:“你最好教育好你的女兒,鄧納姆先生。在這個鎮裏,白人女孩是不能跟有色人種一起玩的。”

這樣的種族歧視讓斯坦利和麥德琳很不滿,在他們的字典裏,沒有種族歧視這個詞,他們堅持認為,應該公平的對待所有人。

顯然,這所有人裏,也包括奧巴馬的父親,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

當得知女兒在夏威夷大學認識了一位非洲朋友,斯坦利和麥德林的第一反應是邀請他來家裏共進晚餐。根據斯坦斯以往的同有色人種打交道的經驗,他下意識的覺得這個名叫巴拉克·奧巴馬的年輕人是孤單可憐的,他要好好同他談談,驅散他的思鄉之苦。而麥德琳則叮囑自己,一定要對他好一點。

1960年,也就是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一世和斯坦利·安·鄧納姆結婚的那一年,在美國半數以上的州裏,結婚仍是重罪。在南方的許多地方,僅僅是因為以某種不恰當的方式看一眼白人女人,黑人男子都有可能被吊到樹上。在北方的城市裏,雖然不至於如此嚴苛,但假如白人女子跨越種族愛上黑人男子,強大的敵視和流言,可能逼迫這個白人女人墮胎,或者遠遠的把孩子丟到修道院裏。

而在陽光明媚的夏威夷洲,一對開明的父母,頂著巨大的社會輿論的壓力,同意了他們的白人女兒,嫁給一位非洲黑人男孩。

奧巴馬曾經坦誠,外祖父母為什麼會同意這樁婚事,對他來說永遠是個迷。因為“從他們的背景來看,並沒有什麼地方預示著這樣的結果。在他們的家譜裏,既沒有新英格蘭的先驗論者,也沒有激進的社會主義者。”也許是他們骨子裏蘊含著的某種自由的思想在起作用,正如麥德琳所說的,她的祖先是切羅基族人,這都是切羅基血統的特征。

總之,斯坦利這對夫婦,相互扶持著,並通過他們的雙手,穿越時代的洪流,建立了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種值得尊敬的生活。這些都影響到了童年時期的奧巴馬,當他長大成年,學會從種族、國家的角度思考外祖父母經曆過的人生時,他們帶給他的思考、益處、以及能量,都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