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檔案】
馬立訓(1920~1945),八路軍著名爆破英雄。
籍貫:山東省淄川縣。
英雄曆程:
早年,被招募入國民黨軍當兵;
1940年4月,參加了八路軍;
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8月3日,英勇犧牲。
【英雄榮譽】
1944年8月,被授予“特等戰鬥英雄”、“山東爆破大王”;
2009年9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英雄人生】
爆破大王創新有術
馬立訓是八路軍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戰爭中,他共參加40餘次戰鬥,完成爆破突擊任務20餘次。他苦練殺敵本領,不斷革新爆破技術,采用偷爆、飛爆、空爆、連環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偽軍500餘人,被譽為“山東爆破大王”。
1942年春,部隊奉命開辟魯南根據地。在攻克南大頂、孫徐、石家樓等據點與殲滅慣匪劉黑七的戰鬥中,馬立訓運用“偷爆”等技術摧毀敵人的數道鹿砦和碉堡,連破敵陣,被譽為“開路先鋒”、魯南三團的一門“神炮”。
1942年7月,馬立訓隨隊在蒙山一帶作戰,他認真研究,反複試驗自製炸藥,不斷總結爆破經驗。他和戰友利用軍毯紮成炸藥包,用手榴彈引爆,炸開鹿砦、圍牆、碉堡,炸掉據點,為部隊掃清前進障礙,殲滅守軍100多名,成為全團第一名爆破手。
後來,馬立訓經過試驗與創新,逐漸摸索出“空爆”、“偷爆”、“飛行爆”、“連環爆”等一係列爆破技術,炸毀敵人的一個個據點。為此,臨沂西部的國民黨軍司令王洪九曾命令各據點加固工事,並到處張貼通緝“神炮”的布告。
開路先鋒,威震敵膽
1943年11月,在攻打魯南柱子村戰鬥中,馬立訓執行偷襲爆破任務。當接近日偽軍炮樓時被敵發現,他隱蔽在壕溝內,用軍帽示形,吸引敵機槍火力,迂回近敵,炸塌守軍圩牆和炮樓,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通路。
1944年5月,在攻打山東平邑縣龐莊日軍據點戰鬥中,他炸開第一道障礙後,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動炸開據點門樓,部隊得以迅速通過突破口向縱深發展。在魯南天井汪圍殲日偽軍的戰鬥中,部隊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層碉堡的密集火力壓製,他奮勇衝上去,炸毀碉堡,為部隊進攻掃除了障礙。
1945年3月,在攻打沙溝崖據點的戰鬥中,由於國民黨頑固派軍隊構築的炮樓在斜坡上難以實施爆破,他運用反複試驗的“空爆法”,用木棍綁紮三腳架,逼近炮樓,將炸藥包送至炮樓半腰,冒著守軍機槍的掃射,緊緊撐住木架,直至即將爆炸的瞬間才轉身隱蔽,一舉炸毀了兄弟部隊兩天沒有攻克的特殊工事——炮樓,奪取了沙溝崖戰鬥的勝利。
1945年8月3日,在山東滕縣閻村戰鬥中,馬立訓帶領突擊班執行爆破任務,他首先炸掉敵人兩道外壕中間的警戒碉堡,在越壕衝擊時不幸被敵彈射中胸部,英勇犧牲,年僅25歲。
【英雄無悔】
“空爆”、“偷爆”、“飛行爆”、“連環爆”……被稱為“神炮”的馬立訓,他創造出多樣的爆破技術動力在哪裏?一定是對這項工作的熱愛,對目標的追求產生的強大動力。一個追求進步的人,一定不滿於簡單的重複,他會在崗位上實踐並不斷琢磨,以求更好。
“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我們還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就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抱有“積極心態”,變“被動”為“主動”,多角度去思考。當然,還要有良好的執行力,很多人沒成功,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因為沒有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