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子時之約(1 / 2)

對策要想,行動更要開展,而且必須迅速。參與會議的都不是笨人,不會在這個時候還要浪費時間做無謂的討論,因此囫圇一小頓飯的工夫,就大概確定了粗略的行動和留守方案。

留守的自不用說,除了加強警戒之外還需要多關注木喬京的動靜。

雖說他既然已經把目的挑明,應當也不會蠢到還會背地裏搗亂,但是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此刻任由他居住在原住所,卻必須得多添加幾雙眼睛。而金昇塁和邩千冶都可以說是一族之未來靈主,此事自然地就由他們夫妻倆領頭,雲莫兩家和兩位長老則是從旁輔助。

至於行動的,又分成了兩派。

一派由奉命敲鑼打鼓地到處喊話,別的什麼什麼都不說,隻說碧小泉要求親自一會軒轅真,請他主動聯係,四處扔下已經設了傳音陣可以直接和碧小泉通信的小海螺。

另一派則隻有碧小泉和夙源兩人,目的就是尋找木靈珠,隻因,目前為止,能感應到靈珠的人隻有碧小泉一個,其他任何人都根本無法插上手,就連寄身在白玉印章裏頭的碧父也一樣。

不過,他雖非五靈同體之身,但多年來也不是白研究白玉印章和祖輩們的積累的,獲知靈珠失蹤的一刻起他就在絞盡腦汁地推算靈珠的去向,最後終於肯定了一點,那就是:既然靈珠已經離開了青雲峰,天網卻還沒受到影響,那麼可以確定的是,木靈珠一定還在以青雲峰為中心的方圓百裏之內,畢竟當年雲天上人並非是隨便選擇靈珠的藏身之處,金木水火土五大主城也不是隨便劃地而建的。隻是,靈珠離開原藏地的情況千年都不曾出現過,他也說不好在吸收不到新靈氣的情況下,木靈珠還能維係天網多久。

隻是,方圓百裏說大不大,若是乘著大鵬不到半天便能轉上一個圈,可說小也不小,何況木族的地形本來就是多山多峰,有時候甚至山峰緊挨著山峰,少說也有幾百座。且要收尋木靈珠又必須完全憑借著碧小泉的五靈之氣去一一探測,這樣一圈消耗下來,就算碧小泉的靈力再充沛恐怕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然而,碧小泉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在尚未聯係到軒轅真之前,她唯有用這個笨辦法。

可事實證明笨辦法通常都不是好辦法,即便是不睡不眠,徹夜連天,兩天的時間也很快就如白駒過隙般跑的疾快,任憑大家如何期望也不肯多停留一秒。可眼見最後一天的期限就要到了,不但靈珠還是毫無蹤影,就連這般大肆通知,早就應該聽聞的軒轅真居然還是沒有半點回複。

這近一月來,碧小泉天南地北地奔波,人本來就已經消瘦了好幾圈,經過這兩天兩夜,麵龐更是幾乎看起來連一巴掌都不到。唯有一雙顯得愈發大而圓的眼睛更加地明亮,尖銳的下巴更是隱含著一種絕不屈服的倔強,那每每從大鵬背上躍下來都會讓人覺得隨時都會被風吹走的纖瘦身影也始終每一次都會穩穩地落地,甚至,半點搖晃都沒有。

隨著時間的點點流走,木華城更沉默了,仿佛所有人的人都同時失去了笑鬧的本能,好像魔族的兵馬已然兵臨城下,隨時都會展開攻擊一般。木華城也更自覺了,在濃重的陰霾下,所有會一點點法術的人們都在積極地聯係和備戰,普通的人類則是忙著存儲戰略物資,準備盡可能地堅守。

原本青色的旗幟也被換下來了,改成了彩旗,所有的彩旗都由巧手在中間繡了一個簡單的光影:長發飄揚,裙裾翻飛,一隻素手擎劍向天,雖沒有具體的麵容,卻誰都知道她是誰。

從木族為震蕩點,波紋一樣泛延出去的土族、火族、金族、水族也俱都行動了起來,積極地提前準備著,最好最壞的戰鬥打算。

與此同時,一種輿論也在各地蓬勃發起。

千年前人類和魔族曾有一番大戰,甚至差一點就有可能被整體滅族,不是淪為魔族的食物和鼎爐,就是屈辱地成為魔族的奴隸,可即便曾經那麼艱難,大家都還是挺過來了。而今,天網尚未突破,五靈同體的神女卻已先降臨人間,不管結果如何,都將陪大家戰鬥到底,難道有這樣強大的精神支柱,魔族也並非沒有弱點,人類還不能再一次創造奇跡麼?

答案是肯定的,在未戰之前需要軍心民心,所以答案隻能肯定。在最後的相反結局真正出現之前,整個碧羅天也隻有肯定。因為,奇跡是需要相信的。

然而,擔負著奇跡的人,此時此刻那仍在越來越明亮的月光下,繼續搜索著靈獸穀最邊角一片群山的碧小泉,卻仿佛把所有的山巒都背負到了自己的肩上,壓得她幾乎隻能被迫地和這個世界永遠地融為一體,而再也無法獨立存在,卻又不得不一步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