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朱德同誌參與製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等一係列重大戰略決策,協助毛澤東同誌指揮各解放區軍民,先後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麵進攻和重點進攻。朱德同誌不畏艱險,深入前線,有效解決了各兵種協同作戰、後勤補給、軍工生產等問題。朱德同誌親自指導解放石家莊戰役,為組織奪取大中城市的攻堅戰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戰略決戰和戰略追殲階段,朱德同誌協助毛澤東同誌,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指揮人民解放軍徹底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大陸的統治,領導我們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朱德同誌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同誌不顧年事已高,在黨、國家、軍隊的重要領導崗位上,殫精竭慮,奮鬥不息,為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和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朱德同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參與領導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朱德同誌是第一任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對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為在執政條件下加強黨紀黨風建設積累了重要經驗。朱德同誌十分重視國防現代化建設,在人民軍隊革命化、正規化建設和各軍兵種創建發展、軍事院校建設、部隊教育訓練等方麵,作出了重要貢獻。1956年,在黨的八屆一中全會上,朱德同誌當選為黨中央副主席。從1959年至1976年,朱德同誌連任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職務,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會會議,為國家政權機構的製度建設、組織建設和社會主義法製建設,嘔心瀝血,日夜操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朱德同誌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朱德同誌參加革命近70年,經曆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幾個曆史時期,經曆過許多磨難和險境,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勳,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崇敬。毛澤東同誌稱讚朱德同誌是“人民的光榮”。這是黨對朱德同誌的最高評價,這是人民對朱德同誌的最高評價。
同誌們!
朱德同誌的光輝形象和偉大業績深深銘刻在中國人民心中。朱德同誌身上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和崇高品格,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朱德同誌在為黨和人民的畢生奮鬥中表現出來的堅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格、高超政治智慧,是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發揚。
朱德同誌堅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為追求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真理而矢誌奮鬥。朱德同誌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把為黨和人民而奮鬥看作是共產黨人應盡的責任。自樹立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之日起,朱德同誌始終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抱有必勝信心,無論環境如何險惡、處境如何艱難,都立場堅定、毫不動搖。越是危難關頭,越是多事之秋,越能顯示出朱德同誌沉著果敢、大智大勇的卓越才能。在南昌起義餘部孤立無援之時,朱德同誌挺身而出,斬釘截鐵地說,要革命的跟我走,最後勝利一定是我們的。朱德同誌作為人民軍隊的統帥,始終把軍隊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朱德同誌常用“革命到老,學習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朱德同誌在耄耋之年,親筆寫下“革命到底”的條幅。這是朱德同誌光輝人生的真實寫照,表達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偉大情懷。
朱德同誌堅持勤奮學習、善於思索,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朱德同誌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建樹是多方麵的,對於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朱德同誌和毛澤東同誌共同概括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是指導紅軍遊擊戰術的基本原則。朱德同誌是國防現代化的積極推動者,比較早地提出國防工業要走“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發展道路。朱德同誌經常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就國家經濟工作和生產建設的一些重要問題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建國初期,朱德同誌到包頭等正在興建的工業基地視察,提出:“貪新、貪大、貪多,一切都學習蘇聯辦不到。”“我們隻能根據主客觀條件及需要和可能決定我們的工作方針。”“大躍進”期間,朱德同誌經過深入調研,建議中央作出停辦公共食堂等決定。朱德同誌還提出了要注重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等重要觀點。這些都為我們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作出了積極貢獻。朱德同誌強調黨執政後紀律檢查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保護生產、鞏固和純潔黨的組織、鞏固黨同群眾的聯係、保證黨的集中統一,為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適應長期執政的要求指明了方向。這些思想和觀點,反映了朱德同誌的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