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滑翔機迎著風飛起來了。它從沙丘上飛了過去,滑翔了約30米,落了下來。

“飛起來了!終於飛起來了!”奧維爾十分高興。然後讓威爾伯試飛,也飛起來了。

威爾伯說:“雖然我們稍稍飛起來了,但我覺得這架飛機的許多構造不合理,應該重新改進一下才對。”

於是他倆立即打開圖紙,討論起來。威爾伯一麵計算一麵對照著科林塔爾的表格說:“按照他的設計,機翼的浮力和麵積、角度、風速是成比例的,前天的風應該能夠飛起來,但是,沒有成功。”

奧維爾接著說:“這是個問題,如果隻有大風才能飛行,那顯然是失敗了。我們必須改進這些設計才對。”

於是他們又坐火車返回了家鄉。在車上,威爾伯說:“很明顯科林塔爾的計算有誤,而且好幾個地方也不合理。如果我們真要成功,就必須重新設計圖表。

1900年,他們依據自己的設計,重新製造了二號機。這一次完全是他們自己的構思和創造。

一年之後,他們的飛機做好了,於是他倆又來到吉特郝(hǎo)克島試飛。他們很快把二號機組裝好,它比從前做的任何一架滑翔機都要大,而且機身的前頭設置了升降舵(duò),用來控製起飛和降落,機後也加裝了一個可借機翼的變動來維持左右平衡(hénɡ)的方向舵。所以這架滑翔機可以在空中變換好多種姿勢。

忽然有人朝他們走來。“那是誰?”奧維爾先叫起來,“誰會來這個荒島呢?”

等到走近了,來人叫出聲來:“萊特先生,可找到你們啦!”

原來來的人是夏紐特先生。威爾伯立刻迎了上去說:“夏紐特先生,想不到您會長途跋涉跑到這樣的荒島上來看我們。”

“噢,我收到你們的信了,我很想看看你們新做的二號機,所以就趕來了。”

萊特兄弟倆趕忙把夏紐特老先生領到二號機旁邊,說:“您瞧,這就是我們製造的二號機。”

夏紐特先生仔細地看了一看二號機,說:“是有很多創新,不知道飛起來如何?”

他們終於等到了一個好天氣,試飛開始了。威爾伯駕駛著滑翔機沒有費多大的勁,機身就離開了地麵,緩緩地升在空中了。威爾伯操縱著安全板,滑翔了大約100米後,安全地著陸了。

1902年夏天,經過他們重新改進的三號機完成了。這回機身要比二號機小,前方的升降舵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他們又一次乘火車來到了吉特郝克。這一回他們又在等待好天氣,不過這回不是等強風,而是在等弱風。

終於有一天,風力很弱。威爾伯說:“我們今天去試飛吧,我看這樣的弱風正是我們想要等的。”奧維爾有些擔心地說:“今天風太弱了。你說能飛上去嗎?機體就有150公斤,再加上一個人的重量,我真有些擔心。”

威爾伯說:“沒關係,這正是我們要迎接的挑戰挑戰:鼓動對方跟自己競賽。。”

他倆來到了沙灘上,奧維爾說:“我先來試試。”於是他爬上了滑翔機。威爾伯推動了滑翔機,滑翔機很容易地升空了,而且向前飛了50多米。

威爾伯高興地叫:“怎麼樣,我們又成功了!”奧維爾下了滑翔機,驚異地說:“真沒想到,居然能夠飛起來。”

“你看這兒!”威爾伯忽然叫了起來。

“怎麼啦,難道碰壞了什麼了嗎?”

“不是,你看,機翼全彎曲了。這就是說機翼這個角度是易於在弱風中飛行,這時浮力最大了。”

“噢,果然是的,這可真是意外的收獲。”

“是的,我們終於找到了使滑翔機浮力最大的角度。”威爾伯說,“這是件好事,但是,這還必須得借助風力,要是我們能不靠風力而使機身飛離地麵,那該多好。”

“那樣的話,我們必須安裝螺(luó)旋槳或發動機一類的東西。就像齊柏林飛艇(tǐnɡ)那樣。”奧維爾說道。

“不錯,我們應該著手研究這類機型,現在已經有人做這方麵的工作了,如果我們不加快步伐,恐怕要落在別人後麵。”

他們決定要在十年之內,成為第一個真正能在天空飛行的發明家。

第一步他們首先選機型,最關鍵的是重量問題。他們選擇和三號機類似的機型,但是在選發動機的時候,遇到一些麻煩。因為他們找到的最輕的發動機,也有140多公斤。按照這樣的重量,三號機翼的浮力不夠,這樣必須把機身加大,而加大機身,重量又會增加,而且采用發動機之後,機身承受的壓力也會增加,有許多問題將出現。

萊特兄弟研究空中飛行已經很多年了,但是人們卻都沒有注意到他們。他們隻不過是製造自行車的小工匠(jiànɡ)而已,人們一向都這麼認為。聽說他們在搞飛行的試驗,也都隻是覺得他們異想天開,沒有人認為他們能製造出什麼東西來。因為當時大家都在關注著另一位名叫蘭格利的人,蘭格利是華盛頓大學的一位天文學教授,他也一直在研究空中飛行。他早在萊特兄弟做滑翔機的時候,就已經用蒸汽發動機來做飛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