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奉獻於讀者的是劇作家盧石華創作的關於全國勞模申紀蘭的十餘部大、小戲劇劇本,以江澤民對申紀蘭的譽詞《鳳毛麟角》為書名。大型音樂話劇《鳳毛麟角》發表於《太行文學》雜誌,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銅獎,描述申紀蘭在新舊體製轉變的過程中,在改革大潮中,不斷更新觀念,終於從迷惘、困惑中解脫出來,帶領全體村民,繼承革命傳統,奮力拚搏,奔向小康之路的苦澀、艱辛而又令人欣慰的曆程;係列短劇《溝裏人的傳說》,由小歌劇《誰說女子不如男》、小話劇《女“牙行”》、《回歸》、《“特異功能”》、《圪塔情》等若幹小戲組成,通過一件件平凡小事,反映了申紀蘭各個曆史時期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風貌。
此外,本書還編輯了作者插隊西溝期間創作的,曾赴京參加文藝調演,以李順達為原型的七場戲曲劇本《快馬加鞭》(合作);由山西電視台攝製、中央電視台播映的電視劇《小婚官》(合作)及獲國家級、省級獎項的話劇《借機斷案》、《職稱夢》等作品。
書中登載的申紀蘭各個曆史時期的二十餘幅照片,生動地再現了這位太行英雄見證中國民主進程,見證中國農村山鄉巨變的曆史,再現了西溝作為一個時代的旗幟和驕傲的記憶與輝煌。
新聞報道——《鳳毛麟角》頌申紀蘭精神,寫太行山巨變近日,長治市文化局離休幹部盧石華的劇作選《鳳毛麟角》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該劇作選以江澤民同誌對申紀蘭同誌的譽稱“鳳毛麟角”為書名,以頌揚申紀蘭精神為主題。第一輯收集的作者三十多年間體驗西溝人艱苦創業曆程創作的兩部大型劇作《鳳毛麟角》、《快馬加鞭》和係列短劇《溝裏人的傳說》,以申紀蘭和李順達為主角和原型,反映了西溝這個具有太行精神典型意義的村莊幾十年的山鄉巨變。第二輯收集了作者多年創作的描寫太行風情的歌劇、話劇和電視劇十餘部。此劇作集的出版恰逢我市深入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對我市黨員學習申紀蘭精神,永葆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具有重要的學習意義。該書的出版得到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領導的大力支持,是我市文藝創作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全國唯一的一部以反映李順達、申紀蘭為代表的西溝人艱苦創業曆程的戲劇專輯。
《長治日報》2005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