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端平三年丙申(1236)一歲
五月初二子時生於吉州廬陵縣富川鎮,取名雲孫。
父親名儀,字士表,學識淵博,人稱革齋先生。母親曾德慈,吉州泰和縣梅溪曾玨之女。
是年,蒙古軍侵入蜀、漢及江淮地區。
理宗嘉熙元年丁酉(1237) 兩歲
長弟文璧出生。其後又兩個弟弟、三個妹妹出生,仲弟文霆孫生於理宗嘉熙四年庚子(1240),幼弟文璋生於理宗淳祐九年(1249)己酉。
理宗淳祐元年辛醜(1241) 六歲
開始從父親文儀讀書。次年與文璧同讀,自此名師端友,招聘延年。
是年江萬裏知吉州,創辦白鷺洲書院。
理宗寶祐元年癸醜(1253) 十八歲
參加邑校(鄉校)簾試,以《中道狂涓,鄉原如何》一文名列榜首。
遊吉州鄉校,見鄉賢祠所祀歐陽修、楊邦、胡銓等畫像,為其事跡所動,慨歎:“歿不俎豆其間,非夫也!”
理宗寶祐三年乙卯(1255) 二十歲
進吉州白鷺洲書院讀書。江萬裏的弟子歐陽守道為書院主講人。八月以字“天祥”為名參加鄉試,並改字“履善”。與文璧同錄貢士。
仲弟文霆孫病逝,年僅十六歲。
理宗寶祐四年丙辰(1256) 二十一歲
在父親文儀陪同下,與文璧到臨安參加省試。二月初一禮部發榜,文天祥與文璧均被錄取為奏名進士。
五月初八參加殿試,以“法天地之不息”為對。理宗皇帝將其試卷由第七名親擢為第一名。主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
二十四日發榜,以狀元登第。理宗見狀元名叫文天祥,說:“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文天祥遂又以“宋瑞”為字。文璧留在旅舍照顧病重的父親未參加殿試。
二十八日,父文儀病逝,終年四十二歲。六月初一,與文璧扶柩返鄉。
理宗開慶元年己未(1259) 二十四歲
正月,陪文璧赴臨安參加殿試。文璧當年進士及第。
五月守孝期滿,被朝廷補授為丞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
九月,忽必烈率蒙軍圍攻鄂州。十月,丁大全因隱瞞軍情被罷相,賈似道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吳潛任左丞相兼樞密使。賈似道入黃州,私自與忽必烈議和,許以割江為界,歲奉銀絹各二十萬兩。
十一月,文天祥補行門謝禮。邊報日急,內侍董宋臣主張遷都四明。文天祥奏《己未上皇帝書》,乞斬董宋臣以安社稷,並提出簡文法以立事、仿方鎮以建守、就團結以抽兵、破資格以用人的改革主張。奏疏無果,棄官還鄉。
閏十一月,忽必烈撤鄂州之圍,北上爭奪汗位。賈似道向朝廷謊報戰功。
理宗景定元年庚申(1260) 二十五歲
二月,差簽書鎮南軍節度判官廳公事,辭免請祠,改任主管建昌軍仙都觀。
賈似道還朝,吳潛罷相。
忽必烈在開平即帝位,建年號為中統,是為世祖。忽必烈派翰林學士郝經出使宋朝修好,被賈似道幽囚於真州。
理宗景定二年辛酉(1261) 二十六歲
十月,任秘書省正字,辭免不準。
江萬裏任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十二月即罷任。
理宗景定三年壬戌(1262) 二十七歲
四月,就職秘書省正字,不久兼任景獻太子府教授。
五月,任殿試複校考官,並晉升校書郎。鄧光薦進士及第。呈《上丞相書》,中有“公爾忘私,國爾忘家”之語。
理宗景定四年癸亥(1263) 二十八歲
正月,升任著作佐郎。二月,兼任刑部郎官。
八月,理宗再起用被貶出京的董宋臣為內侍押班,並主管景獻府事,文天祥再呈《癸亥上皇帝書》表示反對。上書無效,欲棄官回家。賈似道奏任他知瑞州。
十一月,文天祥到達瑞州上任。十二月,迎親就養。
理宗景定五年甲子(1264) 二十九歲
九月初九,重建瑞州碧落堂竣工,作詩《題碧落堂》。
十月,奉召進京,任禮部郎官。在瑞州著有《西澗書院釋菜講義》,政績顯著,民間頌聲不斷。
十一月,改任江西提刑。
是年十月,理宗病逝,度宗繼位。
宋度宗鹹淳元年乙醜(1265) 三十歲
二月,就任江西提刑,即平反陳銀匠冤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