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於意大利聖雷莫。他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和實業家,諾貝爾獎金的創立人。
諾貝爾從小體弱多病,但意誌頑強,不甘落後。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忍受著疾病的折磨。他終生未婚,沒有子女。他將畢生精力致力於科學研究與發明,獲得專利355項。這些發明使諾貝爾在世界化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諾貝爾生平所發明的炸藥有:猛炸藥、無煙火藥、“巴立斯梯”或稱C89號。1884年,諾貝爾加入瑞典皇家科學會、倫敦的皇家學會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師學會。1880年,諾貝爾獲得瑞典科學勳章和法國大勳章。他在五大洲二十個國家開設了約一百家公司和工廠,擁有全世界炸藥製造業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國巴庫油田的產權,積累了巨額財富。
逝世前,諾貝爾立下遺囑,將約920萬美元的遺產作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約20萬美元)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以及和平事業五種獎金(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增設經濟學獎金),獎勵當年在上述領域內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從1901年開始,獎金在每年諾貝爾逝世日12月10日頒發,獎勵那些在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方麵作出重大貢獻和向科學高峰努力攀登的人。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起永遠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