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母親卡羅琳娜生前一直津津樂道於諾貝爾家族的一位先祖,並引以為榮。這位先祖就是奧拉夫·盧德貝克。

盧德貝克曾經是烏普薩拉大學的校長。這位傑出的先祖在數學、物理、化學、天文、植物、動物、解剖、建築和機械等各方麵都表現出了出色的天賦,他的興趣之廣令人咋舌。如果非要給他冠個頭銜,我們還是叫他醫生和建築師吧。

二十二歲那一年,盧德貝克就發現了淋巴腺及其功能,為血液循環理論作出了重要的補充。在他任職的烏普薩拉大學,他興建了一座解剖室;他還曾經雄心勃勃計劃寫一部十二卷插圖本植物學著作,並在瑞典建立起第一座植物園。另外,這位在自然科學領域建樹頗豐的校長還在瑞典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發掘了一些極具史料價值的瑞典神話傳說。

總之,盧德貝克知識淵博,多才多藝。卡羅琳娜一直堅持認為:“隻有我的兒子阿爾弗雷德才繼承了盧德貝克的非凡智慧,才配得上他那樣的天才。”

事實上,不光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一家個個才華橫溢,成就卓著。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父親是伊曼紐爾·諾貝爾。

伊曼紐爾出生的時候,他那可憐的爸爸已躺在了墳墓裏,把那個窮得揭不開鍋的家留給了妻子和兒子。這位父親生前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他曾在俄國軍隊裏幹過活,幫軍人理發,同時還擔當外科醫生。不過這位“醫生”沒有受過任何正規的訓練,他給人治病完全靠的是經驗和摸索,未免有點江湖郎中的味道。

跟他父親一樣,伊曼紐爾沒有條件上學讀書,不過他腦子靈光,比一般人更聰明,而且手腳勤快,吃苦肯幹。雖然如此,在後來的發展中,伊曼紐爾終歸還是因為沒有受過係統教育而受到許多限製。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生活,伊曼紐爾從很小的時候起就開始走南闖北。十六歲那年,他幹脆離開了家,登上一艘名為“忒提斯號”的貨船,當起了船艙侍者。貨船開到埃及的時候,伊曼紐爾便登上岸,開始了在埃及謀生的日子。

一開始,伊曼紐爾憑借自己年輕力壯,找一些敲敲打打的零碎活計。不過,他在幹活的時候還多長了個心眼,他邊幹邊細心觀察,並在心裏暗暗琢磨研究別人的手藝。由於悟性極高,伊曼紐爾慢慢地學會了一套建築本領。後來,總督穆哈默德·阿裏雇傭他幹活,從此伊曼紐爾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建築師。

三年後,伊曼紐爾回到了瑞典。屁股還沒坐穩,一個好機會就降臨到了這位能幹的年輕人頭上。

伊曼紐爾得知,國王查理四世和他的隨從即將路過他的家鄉。這可讓家鄉那群鄉下人忙壞了,他們準備了各種儀式來歡迎國王。聰明的伊曼紐爾也動起了腦筋。

“我記得以前曾經聽人說起,查理四世在羅馬的時候,凱旋門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他讚不絕口。如果我能依樣仿製一座的話,國王一定會很高興的。”

於是,能幹的伊曼紐爾當即建造了一座惟妙惟肖的凱旋門,向國王獻禮。這座仿製的建築物雖然比不上原物壯麗精美,卻也頗具神韻。

“想不到在這麼一個窮鄉僻壤還有這等能工巧匠!”國王見了之後龍顏大悅,伊曼紐爾的凱旋門著實討了國王的歡心,小地方也順帶沾了光。

有了這一番經曆,伊曼紐爾自然受到了關注。不久,在兩位傑出的瑞典建築師資助下,1821年,他進入斯德哥爾摩建築學校學習深造。在學校裏,聰明的伊曼紐爾成績優異,他曾四次獲得發明獎,連校長都為他高興。

第一次,伊曼紐爾研製的風力推動的抽水機模型,獲得了六十泰勒的獎金,這是學校當時頒發的最高獎金;第二次,他憑借自己研製的一台精巧的活動房屋模型,又拿到了六十泰勒;隨後,他設計製作的一種螺旋形盤梯模型和一種新式的印染機又先後得獎。

1825年以後,伊曼紐爾又轉到了工程學校學習。在工程學校期間,他因為發明亞麻精整機而獲得該校的年度獎學金。

雖然伊曼紐爾成績卓著,但是這兩所學校都隻是不太正規的夜校,專門為那些需要充電的成年人而設立。所以,伊曼紐爾在那裏都沒有讀到畢業,而把大量的寶貴時間都花在了自己琢磨、進行發明創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