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德哥爾摩的這段時期,伊曼紐爾完成了不少新的建築工程。他曾進行過關於“多動木房”的設計實驗,建造了浮橋,還造出了各種機床,這些機床獲得了人們的好評。1828年,伊曼紐爾發明的“諾貝爾機械運動”還獲得了專利權。“諾貝爾機械運動”是一種將循環運動改為前後運動的新方法。在這種方法的基礎上,造出了十個滾輪的碾壓機。
二十六歲那年,伊曼紐爾已經成長為一個開朗、熱情、雄心勃勃的青年了。他儀表堂堂,一頭亞麻色的頭發隨風飄動,兩眼常因思索而熠熠發光,筆挺的身姿猶如軍人,加上奔放的性格,使他看起來顯得格外高大壯實。這個小夥子足智多謀,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贏得周圍人的交口稱讚,他的地位和事業也逐漸穩定下來。
這一年,伊曼紐爾把富裕的阿爾塞爾家的女兒卡羅琳娜迎娶過門,並且搬進了一所舒適的公寓。隨後的幾年,大兒子羅伯特和二兒子路德維格相繼出生了。
卡羅琳娜比伊曼紐爾小三歲,雖說出生於富人家庭,但卡羅琳娜絕不是嬌滴滴的大小姐,絲毫沒有一般富人孩子嬌生慣養的壞毛病。這位女性為人質樸堅定,話語不多,而且吃苦耐勞。她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對遭遇世間苦難和不幸的人們懷著真誠的同情和憐愛,並以幫助別人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
伊曼紐爾是一個天才,他腦子裏有無窮的想法,各種怪念頭層出不窮,他的許多設想和研究都與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成就息息相關。可惜,由於缺乏必要的技術教育,伊曼紐爾有時候無法辨認什麼是真正可行的計劃,什麼又隻是離奇的想象。伊曼紐爾天性樂觀熱情,卻並不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做事情憑著一股子熱情和衝動,卻懶得進行統籌規劃,對可能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不能未雨綢繆。他曾經擁有大規模的企業,可是他對研究工作的興趣遠遠大於經營企業的責任感。這些個性缺點是讓伊曼紐爾屢遭挫折的一個重要原因。幸好他豪爽豁達,這些挫折都不曾使他失意介懷。
現在我們該講講伊曼紐爾三個天資聰穎的兒子了。
大兒子羅伯特出生於1829年6月8日,經曆相對較為簡單。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發現了巴庫油田並和他的兄弟一道創建了規模巨大的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這個公司對俄羅斯帝國的國防、工業和海陸運輸等各個方麵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公司創業的最初幾年,羅伯特親自駐守在天寒地凍的巴庫,組織指揮當地的技術工作,為石油公司日後的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直到後來因為病重,羅伯特才不得不辭去職務。
在那個時代,有一位名叫馬因夫的人寫了一本書,在書中他這樣描寫羅伯特和他的弟弟:兩位瑞典人,羅伯特·諾貝爾和路德維格·諾貝爾,完全改變了俄國的石油工業以及俄國在裏海的工業和政治狀況。正如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利用他的黃色炸藥改變了采礦操作方法和戰爭技藝一樣,他們也給予民主不可估量的力量。
不過,從個性上說,羅伯特比他的兩個同胞兄弟更容易悲觀失落,也更容易拘泥於小節。父親伊曼紐爾在聖彼得堡破產之後,羅伯特就久久不能從這次打擊中振作起來。
二兒子路德維格生於1831年7月27日。他年輕時在聖彼得堡父親的工廠中幫忙辦事,才幹逐漸得到顯露,並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機械工程師。父親破產之後,路德維格在維堡買下一家小工廠。在他的悉心經營之下,工廠逐漸發達起來。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路德維格曾致力於製造步槍和手槍。
巴庫油田發現之後,路德維格在油田的經營和管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對油田的工作進行了許多技術上的改進,在許多方麵都堪稱世界首創。尤其在羅伯特因病退職後,路德維格更是一手包攬了巴庫油田的大小事務。在他的領導下,油田的規模成倍擴大,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企業。像他父親一樣,繁重的事務不僅沒有壓垮路德維格,反倒讓他如魚得水。在各種壓力之下,他天生的創造力和魄力一點一點被激發出來,並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