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格天生具有企業家與領導者的良好素質,擁有旺盛的精力和遠大的目光。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最常掛在他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不工作的人不要吃飯。”

工作之餘,路德維格還不忘給自己充充電,吸收人類文明的偉大成果。他興趣廣泛,愛好哲學和文學,尤其鍾情於法國作家伏爾泰。路德維格想象力豐富,對各種藝術形式都有不凡的鑒賞能力,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

這位果斷堅毅的企業家感覺敏銳、虛懷若穀,很善於體貼別人。

拿他對待員工的態度來說,路德維格同情、愛護他手下的工人,熱心為他們謀取各種福利。他為工廠的工人建造起住宅區,有家室的住在比城裏還要好的房子裏,未婚的工人住在公寓裏。對於不願意住在巴庫的人,工廠還派出輪船隨時接送。他還想方設法改善工人們的生活狀況,讓他們盡量過得舒適自在,以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為了不使工人們入不敷出,讓他們在經濟上穩定下來,路德維格還設法撥出一筆款子建立了一所儲蓄銀行,鼓勵人們把錢存到銀行裏來。

這麼好的老板自然受到了他的助手、職員和工人們的一致愛戴和擁護。他們為擁有這樣一位深明大義、仁慈體貼的老板而慶幸不已。工廠裏幾乎沒有主動要求辭職的工人,相反,他們平時總是能主動替路德維格考慮。

伊曼紐爾的三兒子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本書的主角,也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提到他,我們不能不提他的一係列創造發明。阿爾弗雷德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大發明家,他知識淵博,在許多方麵都有建樹。他的一生碩果累累,總共取得了將近四百項科學發明的專利,為合成化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阿爾弗雷德提出了用不揮發溶劑溶解硝化纖維素製造人造革、人造橡膠的想法。雖然這一設想在他生前未能實現,但卻為後人製造人造革和人造橡膠開拓了思路。他還是人造絲工業的先驅者之一,發明了用來擠壓噴注人造絲的玻璃管。

就在阿爾弗雷德六十歲那一年,在風濕和心髒病的雙重折磨下,這位花甲老人還取得了十五項專利。

當然,炸藥的發明是阿爾弗雷德留給世人最輝煌燦爛的一項成果,硝酸甘油引爆法、雷管、達納炸藥、炸膠、無煙炸藥以及速爆炸藥、緩性炸藥等發明,在19世紀後期為工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為人類征服自然帶來了福音。炸藥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一條條鐵路相繼通車,一座座礦山得到開采發掘。

除了自己發明創造,阿爾弗雷德還熱情資助別人。他慷慨地承擔了恩蓋上尉試驗“空中魚雷”的費用,並且親自參與了相關研究。現代生活中人們使用的變速齒輪自行車、消除留聲機雜音的減音器等發明,也都曾經得到阿爾弗雷德的熱心讚助。

阿爾弗雷德不光是個發明家,他還是個顯赫一時的大企業家。他的公司遍布世界各地,並組合成兩個規模巨大的托拉斯。這個龐大的實業帝國對整個世界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不過,讓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家喻戶曉的還是他用自己的巨額遺產設立的諾貝爾獎金。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如今已經深入人心。不論是科學家、文學家,還是政治家、經濟學家,無不以獲得諾貝爾獎作為自己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不管誰捧走這個獎,他所在的國家必然舉國歡騰。總之,諾貝爾獎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大獎。

年輕的牧師蘇德勃羅曾經這樣描述阿爾弗雷德:當他孤零零死去時,沒有妻兒在旁邊給他安慰……他的天性,既不為名利所動,又不為孤獨所苦,直到他生命的末日。他是熱心的、仁愛的。在他的生活裏,處處表現出高貴的品德。

這段評價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阿爾弗雷德的一生。現在,就讓我們翻開這位傑出人物一生的篇章,跟他一起經曆一番風風雨雨吧!